他是黨員 他感動了一座城
塘邊社居民蔡國清說:“老譚等于是救了兩個家庭。如果他當時沒出手,小女孩有什么三長兩短,開車的年輕人免不了法律的懲罰。”附近居民都知道這件事,沒有一個不夸老譚的。
老譚臉皮薄,受不了夸獎。他說,當時就發(fā)生在幾秒鐘之間,都是下意識的反應。“我是37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這條巷子里唯一的黨員,那種時候就是一種考驗!”老譚很認真地說。
“廈門這座城市每年見義勇為的人那么多,我做的實在算不上什么,只是希望這個社會上能有更多的人遇到‘扶不扶’‘救不救’的情況時,能夠主動去救人。”譚和平說。
走進譚和平居住的簡陋出租屋,令導報記者眼前一亮的是床上疊得方方正正的軍用被子,有棱有角,擺放工整,一如部隊里整理內務的要求。
提起為什么要疊“豆腐塊”,老譚說:“軍人出身,就算脫下軍裝了,還是當兵時候的習慣。部隊里講究紀律、敬畏制度、注重細節(jié)的作風,影響我到現在,工作的時候還是這么要求的。”
老譚的經濟并不寬裕,現在每天還是在工地上工作,但他的傷腿到現在使勁時還會疼痛。醫(yī)生告訴老譚,也許這輩子他都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了,他只能慢慢地做著,“我們當過兵的人,能吃苦,這點不算啥”。
“這樣一位身邊的好黨員,真正感動了一座城。”湖里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楓表示,湖里街道在積極推進城市基層黨建過程中,將繼續(xù)積極挖掘、宣傳一批像譚和平這樣的身邊好黨員,樹立起特區(qū)黨員先鋒的典范,讓正能量傳遞到每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