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善 從來不計較得失
3歲的小霞才上幼兒園小班,卻非常懂事。每當遇見譚和平,她總會走上前來,問上一句:“爺爺?shù)耐群命c了嗎?”
看到她活蹦亂跳的樣子,譚和平5個月來都沒后悔過當時的舉動,哪怕自己不得不拿一把椅子墊著腿上廁所,哪怕每天搬運東西都要側(cè)著身走路……
肇事司機也曾向他道過歉,小霞的家人也曾買來慰問品上門拜訪,這些事都讓譚和平感到欣慰。他的妻子在他出事后,從湖北隨州老家專程趕來,照顧了他一陣,就又急著趕了回去。“孫女還小,需要她幫忙。”譚和平說。
其實,這已經(jīng)不是譚和平第一次“吃虧”了。就在如今仍然不太方便的右腳上,有一條深紅色的傷痕,那是他2015年6月份,在園山南路和嘉禾路的交會處留下的。
當時,老譚正騎著電動車正常行駛在路邊,速度并不快。突然,一位帶著小孩的婦女,騎著電瓶車逆向駛來,將沒來得及躲閃的老譚撞倒在路邊。
老譚站起身,看到婦女載的小男孩摔倒在地上,額頭受了點傷。他忍著痛,將小男孩帶到診所檢查,自己隨后前往曙光醫(yī)院縫合右腳的傷口。婦女聲稱自己沒錢,譚和平就自掏腰包,前后付了2000多元醫(yī)藥費。
與人為善,不計較自己的得失,譚和平救小女孩的事跡感動了越來越多的人。街道、塘邊社區(qū)工作人員和轄區(qū)民警,都專門走進他租住的小房間對他進行慰問,同時為他積極申請見義勇為獎;他的同事也專程趕來,看望他們身邊的這位黨員英雄。
當他牽著自行車,慢慢走在家附近的路上時,一些原來交流不多的鄰居,也都會對他點頭致意,和他打招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