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小躍
高原挑戰(zhàn)
【人物名片】高小躍,第77集團軍某旅二級軍士長,榮立三等功2次,榮獲全軍士官優(yōu)秀人才獎三等獎1次。
雪峰、藍天、白云,熱烈純凈的陽光,像畫家涂抹的濃墨和水彩,在無垠的畫紙上洇展、起伏。遠遠望去,某機場如同一條灰黑色的緞帶鑲嵌在金光點點的大地上。
隆隆的轟鳴聲響起,直升機槳葉高速飛旋,強大的震動氣流將空氣中稀薄的氧氣吹得更稀少了。離機10余米遠的航電技師高小躍,目光急切地注視著飛機的3個機輪。
飛機離地了!剎那間,機身小幅度左右搖擺了一下。高小躍的心在胸膛里蹦跳如擊鼓,滿是溝壑的額頭滾落幾滴汗水。
飛機姿態(tài)穩(wěn)定后,逐漸開始爬升。1米、2米、3米……飛機最終懸停在離地5米的高度。高小躍用手遮擋著陽光,高仰脖頸盯著半空中的飛機。為了這次懸停試驗,他準備了整整3個月。
當第一次聽到飛機要上高原時,高小躍心中滿是激動,但平靜下來后又有些許擔憂,飛機才剛剛列裝,有沒有把握挑戰(zhàn)高原?
在高海拔下飛行,限制飛機性能的關鍵因素就是發(fā)動機的功率。高小躍帶領機組不舍晝夜地鉆研起來,查手冊、做分析、搞測試、記數據……在一遍遍地面開車試驗中,探尋著飛機“心臟”的“最大心率”。
這天一早,食堂飯桌上,連長又對高小躍進行“倒計時”動員——“還有17天就要飛了啊!”
“嗯。”高小躍的回答只有這沉悶的一聲。
轉機出現在一個炎熱無風的正午。
還是地面開車試驗。剎那間,旋翼向上揚起,高小躍手捧筆記本站在駕駛艙側面,目光在旋翼和儀表盤之間快速切換。突然,他高聲示意飛行員把轉速再加大一些。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指針慢慢地向上走著,終于轉到目標參數。他深呼一口氣,猛烈跳動的心漸緩下來。
那天回營的擺渡車上滿載歡聲笑語,3個月的夙夜努力終于換來了回報。
“連長,飛機懸停試驗可以展開了!”還沒來得及下車的高小躍向連長喊道。
隨著地面懸停試驗的順利展開,高原首飛也提上了議程。一切準備就緒,可天公偏偏不作美。接連幾天陰沉的天氣,給高小躍的心情也蒙上了一層灰紗。每天早上起床,他都站在窗前細細觀察著天氣。
那天,云朵是薄片狀的,像水面的粼波,天空湛藍高遠,終于可以首飛了!高小躍的心里立時升起一輪太陽,明亮亮的。
參加試飛的戰(zhàn)機駛入指定地域后,幾十道目光齊刷刷地投了過來:它那深沉的涂裝、銳利的棱角,仿佛蘊含著強大的力量,給予大家信心與希望……
“163,檢查好,可以起飛。” 松剎車、前推駕駛桿、緊提總距,飛行員的操作一氣呵成,戰(zhàn)鷹拔地而起。旋翼掀起的氣流、發(fā)動機的熱浪吹紅了高小躍黝黑的臉龐,更吹進了他的心中。
作為“陸軍工匠”首批培養(yǎng)對象,高小躍用雙手雕刻“匠心”,他先后從事過3種機型的機務工作,安全保障飛行6000余小時,排除疑難故障1000余次。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他享受著發(fā)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也感受著在默默堅守里成長的幸福。
雪山之巔慢慢泛起一片片紅光,迎著噴薄而出的朝陽,一架鐵翼雄鷹沖上云霄,向著更加高遠的藍天奮飛搏擊。高小躍靜靜地站在風里,目光望向遠方,黝黑的臉上籠罩著一層金色的光芒。
本版文字:江維 錢曉虎 王晨光 方超 謝紅軍 侯景濤
圖片:王喆 張佩 李浩 曲長江 王鳳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