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每名戰(zhàn)士心中,都有讓他刻骨銘心的班長;每名班長心中,都有讓他絞盡腦汁想帶好的戰(zhàn)士。
此刻,來自河南的戰(zhàn)士薛亞和來自廣東的班長聶享亮,正在武警云南總隊機動某支隊營房里書寫這樣的故事……

薛亞的身高在隊伍里格外顯眼。胡程攝
“算了吧,我就是不行,不是塊當兵的料”
薛亞身高2.03米,看起來總是“高人一等”,但這個兵在軍營里,卻總是感覺自己“低人一頭”。
新兵下連的40多天里,他訓練常常拖后腿,在班長、戰(zhàn)友多次幫教后,5000米跑的成績始終無法觸碰及格線,被中隊長、指導員拉去談了十多次心……
他被困住了,爬不起來、跑不起來、甚至連吼都沒了力氣。多重“折磨”下,薛亞無奈地說:“算了吧,我就是不行,不是塊當兵的料。”

聶享亮正在糾正薛亞的操搶動作,生活中的他能歌善舞,訓練上的他嚴肅中不乏細心和耐心。胡程攝
厭訓、怕訓、訓練差、思想差,薛亞的“問題”在中隊的黨支部會議上被提了出來。
怎么帶好這個大個子兵?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有人覺得薛亞手長腳長,怎么可能跑不快,肯定是訓練不上心;也有人覺得薛亞訓練沒問題,只是缺乏毅力。班長聶享亮卻不這么認為,他說:薛亞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建立信心。最終,薛亞幫教培育的“重任”落在聶享亮的肩頭。
聶享亮握著薛亞那雙粗糙得像是被刀刮過一樣的手,他真切感受到薛亞那股渴求向上的內心力量。

薛亞咬牙堅持進行手推杠鈴訓練。胡程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