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在劉婧璇臥室的柜子里,整齊地擺放著父親的獎牌獎杯、證書獎狀和紙質(zhì)的事跡報道:當兵26年,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獲得過全軍士官優(yōu)秀人才獎一等獎、二等獎,“全國邊海防工作先進個人”“全軍和武警部隊‘百名好班長新聞人物’”。
2013年1月,父親作為“全軍和武警部隊‘百名好班長新聞人物’”,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莊嚴的升國旗儀式。劉婧璇和母親也跟隨父親來到北京,一家三口第一次到天安門看升國旗,還在天安門前拍照留念。
五星紅旗迎著朝陽緩緩升起,劉婧璇轉(zhuǎn)頭,看到父親黝黑的面龐上有淚滴劃過。每次巡邏前,父親都會仔細檢查在巡邏艇上插著的五星紅旗是否牢固。而當父親在天安門廣場見到這面他無比熟悉的旗幟時,作為一名老兵,他還是落淚了。
“想過離開嗎?”那一刻,劉婧璇想起她曾經(jīng)問父親的那個問題,答案漸漸清晰。
父親和更多的邊防軍人一樣,他們的堅守無需用言語表達。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他們默默把根扎在邊防,站立成界碑的模樣。
2017年中考前,為了考上心儀的高中,她不斷給自己加壓。此前,從上學開始,劉婧璇的成績始終是前三名,連年被呼倫貝爾市評為“三好學生”。父親心疼劉婧璇,在電話里安慰她:“別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按照政策,爸爸還能為你加30分呢。”可倔強的劉婧璇卻告訴父親:“我不會用你那30分。”中考成績公布,她位列榜首,以呼倫貝爾市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當?shù)刈詈玫母咧小?/p>
去年寒假,劉婧璇和母親再次來到父親的部隊。得知她們要來,父親和戰(zhàn)友們早早便在營區(qū)門口等待。人群中,身著筆挺軍裝、手捧鮮紅玫瑰的父親格外搶眼。劉婧璇撲到父親懷里,母親則驚喜地接過玫瑰花。那天,冬日的陽光灑在一家三口的身上,劉婧璇心里也暖洋洋的,她又想起了兒時父親哼著歌,和母親搖晃著被子里的她的場景……
晚飯后,劉婧璇主動提出要為父親和他的戰(zhàn)友們獻上一首歌。“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wèi)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不能丟!”聽到這首歌,這群鐵血漢子的眼眶濕潤了。
父親的一位戰(zhàn)友告訴劉婧璇,他的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成績和她一樣優(yōu)秀。
“想她們嗎?”
“哪能不想?可不敢讓她們來。咱這兒太冷,兩地溫差近70攝氏度。”
父親的另外一位戰(zhàn)友,拿著照片笑著說:“這是我兒子,帥氣吧?我每次回家呀,都會讓他靠在門上刻道印,去年這小子長了2厘米。”
劉婧璇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位叔叔,他沒有加入這場對話,只是默默看著大家呵呵地笑,偶爾陷入沉默。后來,父親告訴她,每次過年,他都主動把名額讓出來,讓戰(zhàn)友們回家團圓,他自己已經(jīng)五年春節(jié)沒有回過家了……課本里太多描述戍邊軍人“醉臥沙場君莫笑”的鐵血丹心,但當劉婧璇走近他們,她才真正讀懂了他們的俠骨柔情。在他們內(nèi)心中,祖國的安寧是最大的幸福,人民的需要是最大的榮光;一家不圓萬家圓,一人辛苦萬人甜。
夜深了,一輪圓月泛起冷冷清光。戰(zhàn)士站在高高的哨塔眺望著遠方,一陣朔風吹來,好似吟唱《八千里邊防大北疆》。
一個夢,在劉婧璇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顧丁丁 張東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