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軍首批船艇士官女學員,兩年前,她們從陸軍各部隊不同專業(yè)層層選拔而來,成為陸軍“船艇搖籃”的一員。如今,她們順利完成兩年的學習,即將奔赴基層部隊進行一年的任職實踐。
“鏗鏘玫瑰”別樣紅。兩年時間里,她們在江海之上駕馭船艇劈波斬浪,叫響了“陸戰(zhàn)火鳳凰”這個響亮的名號。
我軍首批船艇士官女學員即將畢業(yè)離校——
“陸戰(zhàn)火鳳凰”從這里跨江越海
■徐偉亮 張龍華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于正興

△圖為女學員正在掌舵航行。于 濤攝
掌舵如拿“繡花針”
“你知道把行駛航向調(diào)整到吻合計劃航向是什么感覺嗎?”女學員張苗苗做了一個四肢僵硬的“pose”,咧嘴笑了笑。
掌舵,是一門看上去容易做起來難的技術(shù)活兒,考驗的是船艇駕駛員的駕駛基本功、心態(tài)和專注度。操控電子船舵對體力要求并不高,然而,想要讓行駛航向與計劃航向“嚴絲合縫”卻頗需要一番硬功夫。
女學員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船艇駕駛員,首先要上好把定航向這一課。
“注意角度!”距離上一個物標定位已經(jīng)有60多海里,在教員徐鑫的提醒下,張苗苗快速瞥了一眼羅經(jīng)—“不好,偏了一點!”在1∶100000的海圖上,1厘米的偏差,都意味著“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極易造成偏離航道、觸礁等行船事故。
張苗苗緊抓船舵,往右邊緩緩微調(diào)。海水沖刷螺旋槳的聲音,似乎從船底一直傳遞到船艙里。此時,大屏幕上顯示誤差值為“0.5”,基本與計劃航向吻合。
“集中注意力!再調(diào)!”在教員的命令下,張苗苗緊握船舵,再次微調(diào),雙手微微發(fā)抖,輕巧的船舵此刻仿佛沉重萬分。
“繼續(xù)調(diào)!還未完全吻合,一點誤差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