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 | 遇 | 檔 | 案

地理位置
泉州市鯉城區(qū)平水廟
所屬社區(qū)
泉州市開元街道開元社區(qū)

平水廟位于鯉城區(qū)開元街道開元社區(qū),東起裴巷,西抵靜園附近。以前的平水廟,就是這200余米的小巷,如今范圍擴大,包括連接新華北路的一段,全長已有700余米。
A 地名由來
平水廟位于小山的山脊之上,為泉州古城內(nèi)制高點之一,也是古代軍營駐扎處。舊時每遇洪水,泉州半城即為澤國,城北幾處小山就是避水高地。唐代興建開元寺,便選擇在這小山南坡,古人在此修建一座供奉禹王的廟宇,借“夏禹治水”的典故,寄寓“平定水患”的愿景,取名“平水廟”,廟宇所在地便以“平水廟”命名。
B 巷子看點

平水廟舊時在古城西北角小山之上,有許多有意思的地方。供奉禹王的平水廟不遠處,曾有一座供奉雷神的小廟,名為“雷公廳”,二者都與水患有關。“雷公廳”是當年泉州城內(nèi)有組織的乞丐聚集之地,留下許多有趣的俗語和歇后語。平水廟巷底還曾有一座供奉觀音菩薩的“蓮心庵”,庵中有婆羅門教的主神毗濕紐佛像,橫匾“大乘蓮心”為洪承疇親弟洪承畯所書。在民間傳說中,“大乘蓮心”的繁寫和諧音,似“大無良心”,用來諷刺其兄投清之舉。平水廟還有陳仲瑾故居、古城內(nèi)罕見的井中井……泉州古城的地理人文、愛國情懷、海絲文化,均在這里留下痕跡。
平水廟26號
陳仲瑾故居:
父兄子弟燦星華

在2019年央視《記住鄉(xiāng)愁》節(jié)目中, 82歲的東南大學原校長陳篤信受邀回鄉(xiāng)錄制節(jié)目,他就是來自名人輩出的平水廟陳氏一族。陳氏最早居于河南潁川,因避北宋末年金兵之患,遷至福建金門島浯洲陽翟,清代遷至平水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