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上午,習近平主席乘專機抵達韓國釜山金海國際機場。飛機落地后不久,中美元首會晤舉行。這也是習主席抵達韓國后的第一場活動。
釜山會晤傳遞了怎樣的信息?接下來的韓國行還有哪些看點?《時政新聞眼》與你共同關注。
01
四中全會后首次出訪 意義非凡
深秋時節(jié),千年古城慶州明凈如畫,街道兩側懸掛著APEC會議旗幟。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即將在這里舉行。

△韓國慶州街頭的峰會裝飾。(總臺央視記者陳漢章拍攝)
應李在明總統(tǒng)邀請,習近平主席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3年以來,習主席出席了APEC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推動亞太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倡議與主張。
今年再次出席APEC會議,習主席將就亞太合作提出哪些新的倡議與主張?各方期待中國聲音。

△專機抵達釜山。(總臺記者李晉拍攝)
習主席上一次到訪韓國,是在11年前。
2014年7月,習主席在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強調中國“愿同韓國成為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的伙伴、致力地區(qū)和平的伙伴、攜手振興亞洲的伙伴、促進世界繁榮的伙伴”。
今年6月,習主席同韓國總統(tǒng)李在明通電話時表示,中韓應堅守建交初心,堅定睦鄰友好方向,堅持互利共贏目標,推動中韓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向更高水平邁進。
此次訪韓,如何推動兩國關系繼往開來,也吸引了各方關注的目光。

△韓國釜山。(總臺央視記者鄂介甫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