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滿”童年里的溫情色彩
上面這樣的童年故事,殷健靈在書里一共寫了26個。里面的受訪者有著不同身份,年齡最大的已年近百歲,最小的還在讀小學。經(jīng)歷中有絕望、孤獨、反抗、倔強……它讓更多人明白,不是每個人的童年都無憂無慮,也不是每個人的童年都過得平靜安詳。
比如,有的受訪者視力有些問題,看不太清楚東西,童年有著不那么愉快的成長經(jīng)歷,一度封閉、自卑;后來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才慢慢建立了自信。

《訪問童年》目錄。長江文藝出版社供圖
在這些故事里,依然有著溫情的色彩。
一名叫“白茉莉”的教師,小時候被寄放在爺爺奶奶家。雖然從小沒有足夠的父愛母愛,家里條件比較拮據(jù),但白茉莉的童年依然是彩色的。這種滿滿的幸福感來自于共同生活的老人和叔叔,他們給了白茉莉無盡的關愛。
爺爺喜歡聽書,晚上睡覺前,他會給白茉莉講《西游記》里的故事;奶奶善良能干,十分疼愛她,總是夸她懂事。叔叔給她買了字典,鼓勵她好好讀書……
可能正是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贊揚和關愛,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雖然條件艱苦,但涌上白茉莉心頭的卻是綿延無盡的詩意和爛漫。
她說:“我后來想,一個人的成長是否美好,在于你怎么看待它”“愛是成長中得到的贊揚,那是最大的動力,激勵我去努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