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她是優(yōu)等生,但一度逃脫不了自卑。由于一直被繼母取笑“身長腿短,大腿粗,個子矮”,她在打壓中建立著對自己的認(rèn)知,“我想,我永遠(yuǎn)都不可能獲得像別人那樣的自信了”。
遇到那么多事,仍然相信善良
如果說李妙玉的童年還有一絲溫情的話,沈金珍的童年就似乎灌滿了悲傷。她出生于上世紀(jì)50年代,曾是某公司的一名財務(wù)。
她的父親是建筑公司的水泥匠,繼母不識字,也沒有工作,但為人很好。父親幾十塊錢的工資難以養(yǎng)活一家八口人,沈金珍從小就學(xué)會幫家里做事,比如出去跟別人借錢。
家里經(jīng)濟(jì)狀況很糟糕,平時吃的是醬油和鹽拌的秈米飯,冬天棉襖破了,棉花露出來,就用繩子扎緊,這樣可以暖和一些。
常言說,父母在,就有家。但她13歲時,父親患胃癌去世了。不過半年的時間,母親也去世了。同一個殯儀館里,兄妹們先后參加了父母親的葬禮。
成為孤兒后,沈金珍帶著妹妹們生活。她也只是個孩子,但要去給別人做保姆,尋求一切可以賺錢的機(jī)會:納鞋底、翻棉襖……她不覺得苦,也堅決不肯把妹妹送人。
很多年以后,她在接受殷健靈采訪時說起童年這一切,忍不住哭了,“我很平常,也經(jīng)常受人欺負(fù)。碰到那么多事,但我很堅強(qiáng),從來沒有絕望過,我還始終堅信一點(diǎn),良心好,善良,一定有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