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年,我一定娶你”
3年學成,張凱來到上海繼續(xù)修摩托車,有了自己的徒弟。但沒幾年,他萌發(fā)改行念頭,修摩托車前景不樂觀。
他在一家西餐廳當廚工,后又到希爾頓酒店當廚工,切菜、切蘋果、炒牛肉。起初,1500元錢的工資,扣去房租,他連地鐵都不敢坐,每天騎2個小時自行車上班。
2010年,他在網(wǎng)上認識田瓊。第一次視頻見面,他眼圈發(fā)黑,像個吸毒鬼,后來田瓊知道,那是熬夜工作的結(jié)果。
認識僅三個月,他就直奔四川田瓊家里。“我現(xiàn)在有3萬元,給我一年的時間,我一定有錢娶你女兒?!彼臉銓崳屘锃偟母改竸尤?。
做事靠譜、守信,是一位媒體同行對他的印象,其實也是張凱的信條:說話、做人要實在。
今年2月16日,他和田瓊領(lǐng)證。沒有婚戒,沒有婚紗照,沒有房子,田瓊沒有怨言。
關(guān)鍵詞:感恩
將來一定有自己的餐館
6年身處上海,他孤獨、自閉,不上班時把自己關(guān)在房里,“就像坐牢”,用摩托車零件做成啞鈴,鍛煉身體,做俯臥撐、倒立,有時做到凌晨一兩點,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累。
那時他看到的未來是灰色的:萬一哪天我癱瘓了,誰在我身邊?他渴望有個家。
2011年,張凱帶田瓊來到廈門,像一對忙碌的螞蟻。
如今,他有家了,雖然只有不到10平方米。
“社會不是冷漠的”,有了五胞胎,他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社會上有很多熱心人,熱心人里有一個劉麗,廈門最美洗腳妹,煮豬肝湯、煮紅豆粥,一大罐一大罐往醫(yī)院送。
“我相信只要通過自己努力,將來一定會在廈門有一家屬于自己的餐館,用這家餐館去掙更多的錢,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