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地鐵列車有個“家”,提供維修和保養(yǎng)
在結(jié)束了一天的運行任務(wù)后,地鐵列車與我們一樣,也需要休息和養(yǎng)護,這就需要給它們建一個“家”,即為地鐵列車提供停放、維修、保養(yǎng)的場所。廈門地鐵1號線為列車建了“一場一段”的“家”——廈門北車輛段與高崎停車場。
據(jù)運營事業(yè)總部公司車輛部經(jīng)理余小平介紹,廈門北車輛段除具備停車場的功能外,還是地鐵列車高級檢修、管理的指揮地,有“疑難雜癥”的車輛在廈門北車輛段經(jīng)過檢修,通常都能“藥到病除”。
而高崎停車場作為地鐵列車及工程車停放、運用、檢查和整備工作的場所,主要進行日常檢查與故障處理工作。余小平說,日常檢查就是每天要對列車的車下機械部件及車廂內(nèi)部進行檢查,對部分重要的電氣功能進行試驗。當每天線路上最后一列電客車回場段后,各種工程車就準備出發(fā),進行對鋼軌的打磨保養(yǎng)、線路和接觸網(wǎng)的探傷檢測等維修工作。工程車的檢修修程實施月檢、半年檢及年檢。
地鐵列車也要天天“沖澡”,還用“沐浴露”

地鐵列車清爽干凈的外觀是如何保持的?原來,地鐵列車每天也都需要“洗澡”一次。地鐵的“大澡堂”在哪里?記者了解到,高崎停車場和廈門北車輛段均設(shè)有列車自動淸洗機。車輛段還配備架車機、數(shù)控不落輪鏇床等為車輛提供維修保養(yǎng)的檢修工藝設(shè)備。
廈門地鐵列車總長約118.7米,寬約2.8米,相當于10輛普通的12米長公交車頭尾相連在一起。這樣的龐然大物是如何洗澡的?與汽車“洗澡”時原地不動不同,地鐵列車“洗澡”時是以2公里左右的時速,在長50米左右的開放式洗車庫里緩慢前行。
與人們洗澡一樣,列車“洗澡”也要先沖洗,再用“沐浴露”。當車頭進入第一組預(yù)濕噴管感應(yīng)范圍內(nèi),設(shè)備隨即啟動。只見水從兩排細小的噴管中噴出,將整輛列車沖洗一遍。整個車身被淋濕后,洗車線上的第二組藥液噴管自動噴出帶有“沐浴露”的水,給車體打上“沐浴露”。隨后,洗車線會對車體進行洗刷,兩個大毛刷上下來回飛速旋轉(zhuǎn),將車身的污垢擦拭干凈。一輛6節(jié)車廂的列車“洗澡”一次大概需要15分鐘。大部分列車是在“下班”后,回到停車場和車輛段“洗澡”,部分高峰期大客流時段運行的列車,會待客流小了以后,直接回來“洗澡”。待全部列車“休息”后,保潔隊伍還需要深夜到車廂進行全覆蓋深度清潔消毒,為乘客提供舒適整潔的乘車環(huán)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