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開展《資本論》主題讀書會
研讀經典論著 感悟理論魅力
4月17日,周三,早晨8點半,浙江大學西溪校區(qū)的會議室內已坐滿了人。師生們圍坐在一起,精讀《資本論》,分享思考、暢談體會。
馬克思在19世紀寫下的文字,在今天依然被大學生們反復研讀。在同學們看來,這是一次與馬克思跨越百年的“重逢”。
在浙大,以《資本論》為主題的讀書會已開展3年多,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和研究生自發(fā)組織,師生們用3年時間精讀完三卷本的《資本論》。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劉召峰是最早的倡議者之一,也是這一輪的主講人。
本學期每個周三,盡管這一天劉召峰并沒有課,但他都會帶上四五個版本的《資本論》以及其他相關專著,與學院10余名學生和青年教師精讀《資本論》。對于劉召峰來說,他更愿意把自己稱為“領讀人”,在他看來,讀書會不同于課堂教學,師生們是出于對經典的熱愛而自發(fā)聚在一起的。
打開劉召峰為同學們領讀的《資本論》,幾乎每一頁都做滿了批注,段與段之間也寫滿了按語。每次讀書會,劉召峰都從“朗讀”文本開始,邊朗讀邊分享他的思考。
碩士研究生賴嘉俊每次讀書會都來得很早,這次也不例外,“劉老師不僅為我們解讀生澀的理論知識,還會講解時代背景、寫作思路以及百多年來不同研究者的觀點交鋒。這對同學們深入理解經典有很大幫助。”
3個小時里,師生們細細讀完了《資本論》(第一卷)中13頁的內容。在逐頁精讀中,圍繞一個具體觀點,博士研究生孫志艷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引起了大家的討論。類似長長短短的交流和討論,這次讀書會上有十來次。
3小時不知不覺臨近尾聲。“請同學們記一下接下來要預習的內容”,新的一個閱讀周期又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