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遠處,一座6公里長的跨江大橋,帕德瑪大橋,已經(jīng)開始在中國工程師手中建設(shè)。
這座公鐵兩用大橋,建成后,不僅將連通孟加拉國南北,還將成為孟加拉國直通中國、緬甸、印度的重要樞紐。

第一個重要的工程節(jié)點來臨了。
工程師沈濤和他的同事,要把一根世界上最長、最重的鋼樁打入帕德瑪河床中。
在帕德瑪河上建橋,這本身就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孟加拉國,地處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沖積而成的三角洲上,屬于典型的沖積帶,帕德瑪河床下110米水深處,依然是松軟的泥沙,找不到堅硬的巖石。
而且這里的水流速度每秒可達5米,比長江洪峰期的水流速度還要快。在這樣的水流和軟泥河床上架橋,橋墩的主體結(jié)構(gòu),鋼樁,至少要達到120米的長度,才能確保大橋穩(wěn)如泰山。

這是一個讓世界瞠目的施工方案,中國人要把120米的鋼樁,分成兩節(jié)進行組合安裝。
在此之前,國際建橋巨頭美國、日本、韓國,面對這一問題都曾猶豫不決。
因為世界上既沒有任何起重設(shè)備,可以完成120米長的巨型鋼結(jié)構(gòu)部件的豎直吊裝,而且也從來沒有將一根鋼樁分成兩段施工的成功經(jīng)驗。今天,中國人要把理論上的施工方案變成現(xiàn)實。

20個小時連續(xù)作業(yè)。帕德瑪河,夜晚的風速和水流比白天平穩(wěn),焊接選擇在夜晚進行。懸空焊接,完全由人工完成。
20米高的平臺上,三名焊接工人要將兩節(jié)鋼樁融為一個整體,他們要打破的是百米鋼樁無法施工的國際魔咒。
鋼樁周長將近10米,焊接整整持續(xù)了9個小時。下一關(guān),考驗的是焊縫的強度。焊縫必需達到甚至超過鋼樁筒體本身的強度,才能經(jīng)受住錘擊。
液壓錘擊打鋼樁的聲音,再次在帕德瑪河上響起。這一次擊打的時間要比第一次多出近4個小時。為了降低由此帶來的熱量,需要不斷注水給鋼樁降溫。
長時間的擊打,長度近10米,厚度達6厘米,寬度達5厘米的焊縫,沒有一絲裂痕。

歷經(jīng)48小時,總長120米、直徑3米、總重550噸的全球最大的橋梁主墩鋼樁,穩(wěn)穩(wěn)地嵌入河床120米深處。
這是來自中國的600名工程師和技術(shù)工人,70余臺設(shè)備組成的裝備集群創(chuàng)造的世界新紀錄。

帕德瑪河邊,12000平方米的預(yù)制廠房內(nèi),工人們正在加緊制造第二根鋼樁。未來,帕德瑪大橋總共需要240根這樣的巨型鋼樁。
工廠的員工當中,70%都是孟加拉當?shù)厝恕?/p>
在中國師傅的幫助下,他們已經(jīng)逐漸掌握了制造巨型鋼樁的訣竅。
這將是孟加拉第一批工程建設(shè)隊伍的骨干。在他們心中,帕德瑪大橋是這個國家經(jīng)濟騰飛的希望。
原標題:厲害了!這4個國家的國寶級工程 竟全是“中國制造”
原鏈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1-07/841804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