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 張尼 闞楓)幾天前,88歲的閆玉成老人第二次踏上了日本國土,上一次到日本是在73年前,他被從河北老家強擄到日本九州,在那里度過了一年多暗無天日的勞工生活……
這一次到日本,閆玉成走進了日本參議院,他的目的只有一個——代表數萬二戰(zhàn)中國受害勞工發(fā)聲,為他們討個公道。

11月27日,包括日本國會議員在內的日本各界有識之士在日本參議院第一議員會館舉行集會。閆玉成向聽眾講述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真相。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日本強擄中國勞工的罪惡史
75年前的1942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由于要支持戰(zhàn)爭,日本國內勞動力出現(xiàn)嚴重缺乏。
為了滿足日本企業(yè)的要求,就在當年的11月27日,日本東條英機內閣頒布了所謂的《關于將華人勞工移入日本內地》的決議,以解決國內勞動力嚴重不足的矛盾。
正因為這一文件,在中國戰(zhàn)場,侵華日軍瘋狂擄掠中國青壯年到日本做奴工,他們在礦山、碼頭、建筑工地從事奴隸勞動,受到非人待遇。
閆玉成就是當年被擄至日本的幸存中國勞工之一。
閆玉成原籍為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馬坨店鄉(xiāng)大夫莊,1944年7月被擄時,他只有15歲,是當時的抗日救國會會員。
面對中新網記者,閆玉成回憶起70多年前的遭遇,仍然忍不住落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