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酒店”真的不需要人管理嗎?

有用戶出來后,工作人員立刻前去清理。中新經(jīng)緯 趙倩 攝
中新經(jīng)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s)注意到,待這位用戶走后,“享睡空間”的工作人員趕緊把里面用過的一次性紙質(zhì)床單和枕巾扔進了垃圾桶,用刷子刷了下床,完成整理工作。
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jīng)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每一個場地每天都有人在負責定時打掃、為有需要的用戶做一些入住指導等工作,“一般會在整個空間無一位用戶的情況下進行徹底清理打掃,以免影響用戶休息。”
“肯定得有人嘛。”付亮告訴中新經(jīng)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就像家里來了客人住一天,你還得為他換個新的床單被套,何況是陌生人?如何保證前一位用戶走了之后沒有留下下一位用戶無法清理的東西,就如同有人破壞共享單車一樣,總要有維護人員。不管怎么說,睡眠艙是付費的,作為睡眠艙的提供方,就需要有工作人員在上一位用戶走后進行必要的清理和檢查,以保證下一位用戶能夠安全入住。
“有沒有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為目標用戶提供其需要的服務(wù)。”鄭剛向中新經(jīng)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s)說道。比起一般酒店更加便捷,不需要押金、身份證,掃碼入住,滿足了“臨時性”休息的需要,并不是要替代酒店,而是開辟了一種新的品類。“睡眠艙抓住了原本不需要住酒店,又有臨時性睡眠需求的人,讓他們?yōu)榇烁顿M。”
“表面看似無人,但肯定離不開人,不管是為睡眠艙做清潔的、還是保障運營的技術(shù)人員,可能還會增加新的工作崗位。”鄭剛認為,應(yīng)該對這種新的商業(yè)模式給予更多包容的態(tài)度。
2.5立方米能否裝下你的“好夢”?

掃碼使用。中新經(jīng)緯 趙倩 攝
在工作人員整理睡眠艙時,又有一位用戶“起床”了,他告訴中新經(jīng)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s),自己在附近工作,因為最近連著加班,住的又比較遠,所以過來“補覺”,“離公司近,連著加班,有個能休息的地方挺有必要的!”這位用戶匆匆說完就趕回去工作了。
待工作人員整理好一間睡眠艙后,中新經(jīng)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s)點開微信“享睡space”小程序,掃碼后也進艙感受了一下。這個長2.1米,寬1米,高1.2米的封閉式空間里有小風扇、充電插口、照明燈,躺一個人是夠了,但“不困”時,在完全密封的空間里還是感覺有點悶,也感受到反饋最多的是“隔音效果一般”。
出艙后,中新經(jīng)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s)從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下個月他們會就睡眠艙進行迭代升級,主要解決隔音的問題。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自5月8日在北京朝陽門開了第一間體驗店后,兩個月來,“享睡空間”僅在北京就已經(jīng)有了16個場地,此外,上海和成都的共享睡眠艙也已經(jīng)開業(yè)迎客。“接下來計劃在青島、南京、深圳等地落地。”
付亮認為,與共享單車不同的是,睡眠艙需要找到合適的用戶群,并且得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如果一個場地的數(shù)量特別少,而大家的需求時間又很集中怎么辦?每個場地都需要至少一名維護人員,成本怎么控制?是否合算?”
鄭剛建議睡眠艙的投放先別想著挑戰(zhàn),認真為細分市場目標用戶提供好服務(wù),不斷提升用戶體驗,不斷迭代升級,也許能一步步進入主流市場。(中新經(jīng)緯APP)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cj/2017/07-15/8278570.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