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有不同尋常的目標:陳忠建希望更多的人學書法,如果一輩子沒寫過毛筆字,那是很遺憾的事;周功鑫想讓看童書的人,不僅了解歷史故事,還要感受到中國古代的生活美學;袁中平呢,他彈古琴、唱琴歌,盼望能觸動到一位潛在的古琴家……
寫字,如同吃飯和睡覺
陳忠建的工作室位于臺灣新北市新店的一間公寓。房內(nèi)除了兩書架書帖,還有一個由相機、攝像機、燈光架組成的攝影棚。粉絲們應不陌生:陳老師就是在這里,先后拍攝了9600多段書法教學視頻,免費發(fā)布到網(wǎng)上。
今年2月剛剛退休的陳忠建,此前是新北榮富小學的電教老師。多年前他便嘗試在學校義務教書法。他說,自己上學時是有書法課的,現(xiàn)在沒有了,“要教他們一下,不然畢業(yè)了,一輩子可能都沒寫過書法。”為了多教學生,他曾流水席式授課——同一間教室,每堂課換一班學生,最多時4天教了24個班,“累到快吐血”。在他的熱情推動下,2011年,書法課正式列入榮富小學的課表。
陳忠建教書法的計劃不只是榮富小學。他開始嘗試錄教學影像,放到網(wǎng)上,所有視頻都免費開放,十幾年心血凝聚成三部分:一是九年書法教學系統(tǒng),二是趣味書法教學系統(tǒng),都是針對中小學生。第三部分最厲害,是陳忠建字庫。
“字典上的繁體字有6200多個,碑帖上的字有限,沒有的我來補寫。”他先臨摹碑帖,把帖上字錄入,基礎(chǔ)扎實后,再按《千字文》補寫,如果原帖有300字,他補寫700字;再整理偏旁部首,進行電腦比對……他目前已上傳31種書體、24萬字的視頻。
檢索陳忠建字庫,可自動跳出31種字體的書寫。“不寫書法的人也可以用字庫。”陳忠建說,店鋪的招牌、小吃的包裝甚至醫(yī)生的名片,都用過他的字,“因為碑帖中沒那幾個字。”
陳忠建還特別想告訴書法愛好者,書法就是想寫就寫的快樂事,“寫字就像你看手機、吃飯、睡覺一樣的日常。書法是你的快樂,不是你的功課!”
陳忠建成了書法界的“網(wǎng)紅”,在兩岸書法圈有很多粉絲。和當年一起出書帖的人相比,他坦承自己沒賺到什么錢,但賺到了名氣,還分享到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