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著戰(zhàn)鷹翱翔
■劉 佳

空軍航空大學飛行學員駕駛戰(zhàn)機升空。張明明攝
冬夜,寒風呼嘯。換上飛行服,空軍航空大學學員程穆潤澤徑直前往圖書館。
圖書館大廳,擺放著數(shù)臺飛行模擬器。程穆潤澤進入座艙,啟動飛行模擬器。在難度更大的夜間模式下,他神情專注,一邊目視儀表,一邊手腳熟練配合。
平時自主時間,程穆潤澤最常做的事,就是在模擬器上訓練。對他來說,新一年的目標,無疑是順利通過單飛考核,可以早日馳騁藍天。
2022年,作為首批由運-20運送報到的新生,滿懷熱愛的程穆潤澤走進軍校,如愿成為一名飛行學員。激動自豪之余,高強度的新訓讓他感受到自己與合格飛行員的差距。過去的2023年,他更經(jīng)歷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考驗。
野外綜合訓練,程穆潤澤和戰(zhàn)友們進行200余公里徒步行軍,同時完成多項軍事訓練。每當精疲力竭時,他的耳邊總會響起一聲聲鼓勵,身旁總會出現(xiàn)戰(zhàn)友支撐的臂膀……砥礪前行的過程中,他們堅定著內(nèi)心信念。
結(jié)束模擬飛行后,程穆潤澤心情愉悅,哼著歌向宿舍走去。
“藍天召喚我,藍天期待我。召喚我的堅定,期待我的執(zhí)著……”校歌《藍天召喚我》的熟悉旋律,將程穆潤澤的思緒帶回到去年舉行的空軍航空開放活動。作為學校藍鷹合唱團的一員,他和戰(zhàn)友們縱聲高歌,向前來參觀的人們展現(xiàn)飛行學員的風采。迎著觀眾投來的熱切目光,他感到十分自豪,也認識到身上的使命之光榮,責任之重大。
作為一名軍人,程穆潤澤對身份的轉(zhuǎn)變與認同是潛移默化的。2023年暑假,他來到位于北京的中國航空博物館。
佇立在“英烈墻”前,凝視那些背靠青山、望向天空的飛行員頭像雕塑,程穆潤澤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種敬意。那一刻,他萌發(fā)出像前輩一樣為航空事業(yè)奮斗終生的愿望。
開學后,程穆潤澤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和訓練。課程學習,他主動找尋更多專業(yè)資料進行“充電”;體能鍛煉,他運用科學方法,不斷強化短板弱項;業(yè)余活動時,他嘗試參加算法程序設計等競賽,在與戰(zhàn)友的切磋中開闊眼界、提升能力。
回想過去一年,程穆潤澤腦海中最深刻的畫面,是他首次以戰(zhàn)斗員身份飛上藍天。
去年9月,在經(jīng)過一個月的地面?zhèn)阌柡?,程穆潤澤進入實跳階段。那天,高空萬里無云,艙門口的風很大,他不自覺地緊閉雙眼。縱身跳出艙門的一刻,失重感讓他的心臟猛地一墜。
“1,2,3……”程穆潤澤在心中默數(shù)。
“砰!”一朵應聲而開的碩大“傘花”綻放在頭頂。“金色的朝霞在我身邊掠過,腳下是一片錦繡河山。”程穆潤澤感嘆,這是他與天空的一次短暫擁抱,馳騁天際的感覺是如此美妙。
告別過去,心懷暢想,程穆潤澤渾身充滿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