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的溫暖 頭頂?shù)男强?/strong>
■排長 齊旭聰
戈壁灘的冬天,難過得很。穿著作戰(zhàn)靴在外面待上一會兒,能感到寒意從腳底傳到小腿,很快就讓人全身凍透。
“你穿多大的鞋?”一天夜里站崗,下士馮鑫鑫突然問我。
“250的,咋了?”
“沒事,我就問一下,看你腳不算大。”
我沒有把這次閑聊放在心上。但在一周后,馮鑫鑫找到我,拿出一雙羊毛鞋墊。
“我看你前兩天在外面凍得直跺腳,給你這個,穿著暖和。”他滿臉認真地對我說,“這邊天氣冷,你剛從南方過來,肯定不適應。”
其實,我是個地道的北方人,只是在長沙上了幾年軍校。小時候,每到冬天,奶奶會用玉米葉包著棉花縫到鞋墊上。這種鞋墊陪我度過了18年青蔥歲月,直到我離開家鄉(xiāng)。
接過馮鑫鑫遞來的那雙羊毛鞋墊,一股暖流瞬間涌上我心頭。那一刻,我好像又體會到那種溫暖而親切的歸屬感。
我曾聽過這樣一句話: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在警衛(wèi)連的日子,讓我對這句話有了全新的感受:腳下有多溫暖,與戰(zhàn)友的感情就有多深厚。
軍校畢業(yè)分配到警衛(wèi)連的最初3個月,我和連隊的戰(zhàn)士一起站崗執(zhí)勤。業(yè)余時間,我們一起侃大山、聊過往、談理想。
他們的話語很普通,他們的夢想很樸實。茫茫戈壁,漫漫長夜,他們就像這片戈壁灘上的星空,讓我感受到一縷刺破黑暗的光芒。那光或許并不耀眼,但足以照亮我心中的方向。
仰望星空,首先要腳踏實地。這群戰(zhàn)友,讓我在離家千里的地方擁有了第二個家;他們讓我明白,在這條軍旅路上,重要的不是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在歷經歲月變遷后,仍葆有一顆“想實事、干實事”的初心。
我很慶幸,能在軍旅生涯的第一程來到警衛(wèi)連,遇到這些戰(zhàn)友。未來的日子,我愿與他們一同仰望星空、一道成長。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