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6月1日訊 據(jù)《新華每日電訊》報道,日影從東到西,如飛箭一般。隨著年歲漸長,變得越來越喜歡回憶,最近愛讀偉人歷史。某日撫案夜讀《毛澤東年譜》,一段話引起我格外注意。1933年3月5日,毛澤東、項英致電正在前方指揮中央蘇區(qū)第四次反“圍剿”作戰(zhàn)的朱德、周恩來,電文中說:國民黨軍“有進攻汀州(即長?。┩{首都配合贛敵行動”之企圖,“汀州為我東南根本重地,不能輕易放棄”。
中央蘇區(qū)是90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始創(chuàng)的主要革命根據(jù)地之一,屢遭國民黨軍“圍剿”,“苦難”與“血色”是那段歲月的基色。雖說任何紅色區(qū)域的存在都不容易,都不能“輕易放棄”,但一個長汀,何以被毛澤東等特別看重,稱為“根本重地”呢?
一
夜有所思,日有所尋。有地利之便,次日天明,適得放假,我興之所至,索性沿著當年偉人足跡,在長汀古城走了一圈。
繞汀城三水之一的金沙河畔,有一座客家府第名喚“辛耕別墅”。陽光在庭院中老樹的枝葉間跳躍,樹下一口長滿青苔的老井,井水依然豐沛。院內(nèi)兩天井,亮光泄下溢向廳堂,就像客家人口中常說的圖景:要想富,天上留塊布。環(huán)顧四周,柱礎頗大,梁柱上好,木刻精巧,一看便知匠人手藝高超,也猜得出屋子的主人非富即貴。這辛耕別墅是民國時期汀州商會會長盧澤林的老宅。

“辛耕別墅”——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
1929年3月中旬,這是一個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象征意義的時間。那時間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四軍進入了長汀。
紅四軍是中共軍史上最早的紅軍,就是聞名國內(nèi)外的“朱毛紅軍”。90年前的3月,歷史的機緣將這支偉大的共產(chǎn)黨軍隊與千年古城長汀牽在了一起,產(chǎn)生了“核聚變”一般的神奇能量。
1929年3月11日,主因“經(jīng)濟無出路”而撤下井岡山的朱毛紅軍一路且戰(zhàn)且退,從江西瑞金壬田進入閩西長汀,13日、14日分別在長汀漁溪、長嶺寨打贏國民黨守軍郭鳳鳴旅,擊斃旅長郭鳳鳴,挺進長汀城。辛耕別墅的主人因與軍閥有來往,出逃了。這座大財主的宅子便做了紅四軍的司令部、政治部,毛澤東和朱德住在兩邊廂房。也是那時,朱德在這里與康克清成了婚。
毛澤東馬不停蹄地工作。他在辛耕別墅里要來了幾種汀州志書,買了各地報紙,連夜閱看。他叫來段奮夫、黃亞光等當?shù)攸h組織的領導者,讓他們請來老佃農(nóng)、老裁縫師傅、老教書先生、老錢糧師爺、老衙役和老流氓頭子等“六種人”,開了調(diào)查會。這六種人對汀州社會方方面面最熟悉。了解清楚哪些是土豪劣紳、哪些是民間富商,毛澤東起草了幾種文告,讓鄉(xiāng)民知曉紅軍的政策,然后定了一條:向資本有一千塊銀元以上的商人借款。很快就借到了3萬元,加上沒收反動豪紳的2萬余元,總共籌到了5萬余元。這對紅四軍來說,可是一大筆錢,一下子解決了在井岡山時的“經(jīng)濟無出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