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扮演“當(dāng)家花旦”
讓賓客領(lǐng)略廈門魅力
廈門會晤期間,作為市花的三角梅大放異彩,20多個品種4.8萬余株各色三角梅布置在島內(nèi)一些重要干道、場館、公園等,成為營造“一城春色”的主力軍。
“感覺特別自豪和驕傲。”市園林植物園三角梅研究推廣中心主任周群從事三角梅研究已經(jīng)17年,他說,在廈門會晤期間讓海內(nèi)外賓客能充分領(lǐng)略到廈門市花之美,對于園林工作者來說是件很幸福的事。在園林綠化提升改造之初,我市就確定三角梅作為“當(dāng)家花旦”出場。全市各道路、綠地、公園等原本就種植了大量三角梅,估計至少幾百萬株,這一次投放布置的4.8萬余株控花三角梅可謂是錦上添花。
三角梅原產(chǎn)地在巴西 1872年從英國引入我國
周群介紹,眾所周知,三角梅的原產(chǎn)地在巴西,早些年還有人把三角梅稱為“巴西之花”。印度是世界上較早種植與研究三角梅的國家之一,世界植物協(xié)會指定的“國際三角梅登記與注冊機構(gòu)”就托管在印度三角梅協(xié)會。
三角梅比較適宜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的條件下生長,在南非也能隨處看到三角梅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其他國家也喜歡種植三角梅,比如贊比亞的國花就是三角梅。三角梅因為好種植、易管養(yǎng),近年來又走進了越來越多俄羅斯公民的家庭陽臺。而中國擁有三角梅品種數(shù)量以及在三角梅運用形式、推廣領(lǐng)域等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中國的三角梅種植最早由英國人馬偕博士于1872年從英國引入我國栽培。市園林植物園名譽主任陳榕生說,三角梅第一次亮相鷺島,是20世紀(jì)20年代引入的,種植在廈門港的蓄水池附近(現(xiàn)南華路北側(cè))。
廈門三角梅品種150余個 多姿多彩扮靚大街小巷
2013年上半年,市園林植物園在園區(qū)內(nèi)擇地完成了三角梅品種園建設(shè),成立市花三角梅種質(zhì)資源圃,打造國內(nèi)首個“三角梅品種活體基因庫”,為今后更多品種三角梅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推廣應(yīng)用,打下堅實的種質(zhì)資源基礎(chǔ)。同時植物園將依托品種園加大三角梅新品種的引進力度,讓海內(nèi)外更多新品種三角梅落戶廈門。目前,市園林植物園三角梅品種已經(jīng)達到150余個。
“三角梅花語是熱情、堅韌不拔、頑強奮進,和廈門人的性格很相符。”周群說,市花三角梅近年來越來越得到重視,并加以充分利用,在園林景觀中可形成不錯的效果,如讓其枝條攀爬作為藤本應(yīng)用于花廊、花架、花墻等形成立體花卉;對其勤于修剪,作為灌木栽培用于綠籬等布置或讓其長成小喬木狀,形成樁景,甚至作景觀樹用;依照其花及枝條特性,三角梅又是盆景和吊籃的極佳材料;在廈門的高速公路、道路分隔帶、人行天橋、立交橋和高層建筑的美化以及燈柱裝飾方面,三角梅也表現(xiàn)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