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3月5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孫春燕/文 沈威/圖)他叫徐紅波,熟悉他的人叫他長老。
他是武漢人,每年寒暑假都會來廈門度假,這個春節(jié)也不例外,只是今年,“旅行”變成了隔離,時間從一周變成了一個多月。
不過,雖然被集中隔離,他卻沒閑著:堅持運動,多次跳繩超過2000下;每天泡茶看書,一個月買書60多本;帶著女兒搞“發(fā)明”,自制玩具吹泡泡;發(fā)揮本行優(yōu)勢,線上開課,為不少家長緩解焦慮和恐慌。
徐紅波說,隔離也是戰(zhàn)斗,照顧好自己就是為戰(zhàn)斗出力。
很喜歡廈門的書店
對徐紅波來說,廈門并不陌生,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他很喜歡廈門的恬淡和溫和,最近幾年來,每年寒暑假,都會帶著家人過來待幾天。
今年,他帶著小女兒1月18日到達廈門,沒有去景點,而是在一些幽靜的小巷走走吃吃。“這次去了廈大的曉風(fēng)書屋逛了一圈,很喜歡那里的感覺,我和女兒買了好幾本書。”徐紅波說,對他來說,書店是兩段奔波中的逗號,是給精神加油的地方,廈門的書店很對他的味。
女兒今年五年級,按照原計劃,他和女兒會待到除夕左右回去,武漢的家里還有老婆和父母,出門前不知道疫情這么嚴重,在廈門他們住過民宿,去過商場,都沒有采取保護措施,后來集中隔離想起來還會后怕。
徐紅波說,他曾經(jīng)做過消防員,經(jīng)歷的特殊事情比較多,所以疫情和隔離帶給他的焦慮情緒很少,倒是有點擔(dān)心女兒的情緒。他每天都會和身在武漢的老婆、父母視頻或打電話,相互了解彼此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