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江賀引導山區(qū)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同上一堂音樂課。
臺海網7月1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省教育廳近日公示第二屆“最美教師”和“最美教師”提名獎候選人。全省擬提名10名教師為“最美教師”候選人,廈門市同安區(qū)河田小學詹江賀榜上有名;30名教師為“最美教師”提名獎候選人,廈門4人上榜,分別為廈門市工商旅游學校劉欽濤、廈門第六中學陳琦、廈門雙十中學吳秀菊、廈門大學黃裕峯。
詹江賀24年來在鄉(xiāng)村一線教學崗位上默默耕耘,有人說他太傻,一心扎根在山里頭。詹江賀卻說:“相比城里的孩子,大山里的孩子們更需要我。”24年來,他早已把人生坐標定位在奉獻山區(qū)教育上。
放棄城區(qū)小學任教機會 輾轉數所山區(qū)小學任教
詹江賀是同安區(qū)蓮花鎮(zhèn)上陵村人,1995年從師范院校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鄰村的羅溪小學任教。羅溪小學位于同安和長泰交界的山上,距離同安城區(qū)近30公里,海拔高,山路崎嶇,交通不便。詹江賀回憶,當時山路是土路,路旁沒有護欄,他騎自行車往返學校,要很小心。
從教24年,除了羅溪小學,詹江賀還先后在同安區(qū)上陵小學、淡溪小學、小坪小學、白交祠教學點等邊遠山區(qū)小學任教。其實,他不止一次有機會可以到城區(qū)小學任教,但他選擇留下來。
2014年,詹江賀來到白交祠教學點教學,這里只有兩個年級10名學生。孩子們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他們長期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缺少父母的關懷,加上老一輩教育理念跟不上,一些孩子的行為習慣出現(xiàn)了問題。詹江賀班上曾有一個小男孩,很聰明但不愿意讀書,平時很淘氣,還會跟老師頂嘴。詹江賀給這個男孩的父親打電話,希望他多關心關心孩子,孩子竟對著電話那頭喊:“我沒有你這個爸爸,你不要管我。”
詹江賀知道,小男孩內心渴求父愛,于是在課間或午休時經常與小男孩聊天,晚上還經常到他家里關心他的生活。同時,詹江賀也時不時提醒小男孩的父親,讓他有空多回家陪陪孩子。有一年小男孩過生日時,他父親特地從外地趕回來,陪孩子過了一次溫馨的生日。
在詹江賀的關心和引導下,小男孩慢慢改正了不良行為習慣,學習成績也提升了。有一次,男孩的父親回家時,還特地跑到學校感謝詹江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