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筼筜書院以啟發(fā)創(chuàng)新的形式,將國學之美、國學之魅帶到世人身邊。記者 陳理杰 攝
臺海網11月23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在廈門的城市中央有一處“世外桃源”———筼筜書院。在國學專家以及愛好傳統(tǒng)文化的市民之中,筼筜書院作為現(xiàn)代書院的代表,早已赫赫有名,今年的廈門會晤更是讓筼筜書院為眾人所熟知。本周末,由筼筜書院與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等單位主辦的第九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將如約而至。
廈門會晤期間,“習普會”選擇筼筜書院,眾多人士認為釋放出一個信號———中國當代書院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邁步走向復興繁榮。而連續(xù)舉辦九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標志著筼筜書院在兩岸學界的地位與影響。十余年的厚積薄發(fā),讓筼筜書院有備而來,擔起歷史重任。

筼筜書院內景。記者 陳理杰 攝
綻放國學之美:年輕書院“創(chuàng)造歷史”
筼筜書院創(chuàng)院理事長、院長王維生告訴記者,相比于千年的書院歷史而言,筼筜書院很年輕,2004年籌建至今不過十三年,卻在中國國學界和書院界有著不凡的影響力。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這樣評價筼筜書院:“切磋琢磨,溫故知新,筼筜作為書院沒有歷史,但創(chuàng)造了歷史。”
晨光映著清波,喚起瑯瑯書聲———孩子們在這片鬧市中的靜謐之地,沐浴國學新風。成年人于此也能尋得自己的一片天地———經典講習、作畫吟詩、彈琴序曲,汲取著中華文明的精華。而在這里舉辦的大量學術交流活動,營造了當代“百家爭鳴”的氛圍。從專家學者到普通市民、鷺島稚童,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