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吃”“我必須忍住,不吃。留著,把所有款式都集齊”……已經(jīng)收到月餅的“嘉”人紛紛在社交平臺上搶曬“我們‘嘉’的月餅”。他們用“吃”還是“不吃”的“糾結”表達著幸福與傲嬌,引來網(wǎng)友熱烈跟帖:“看,別人家的學校,別人‘嘉’的月餅。”值得一提的還有這么一撥人,自稱“已哭暈的校友”:“居然玩起了專屬定制款,只恨畢業(yè)太早。”該校人文與傳播學院2015屆校友小李留言。
“中秋佳節(jié)送月餅給師生是我們學校的傳統(tǒng),目前還屬非賣品。”收到“已哭暈的校友”的反饋后,校方“遺憾”回應,并透露,將把這個問題納入來年的準備工作中,不排除為校友開辟“月餅通道”的可能。

(朱鮮艷 攝)
據(jù)了解,早年該校還曾利用新生軍訓的機會,組織新生們在操場上圍坐博餅,場面蔚為壯觀。后來,就以每人發(fā)一個月餅的方式,把這個傳統(tǒng)堅持了下來。校方認為,一個月餅雖小,但飽含著學校對“嘉人們”的美好祝福和濃濃關愛。校方認為,一個月餅雖小,但飽含著學校對“嘉”人們的美好祝福和濃濃關愛。
中秋節(jié)與端午節(jié)、春節(jié)、清明節(jié)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等習俗,流傳至今,經(jīng)久不息。這是一個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的溫馨佳節(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