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
“廈門理工學院新絲路時尚學院(籌)”揭牌儀式以及第67屆世界小姐中國福建賽區(qū)決賽
廈門理工學院三名學生囊括了第67屆世界小姐中國福建賽區(qū)的冠軍、亞軍和季軍。
30名選手參加了福建賽區(qū)比賽,可能因為是在高校舉行,因此比賽沒有比基尼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保守的活力秀。在大約兩個小時的比賽里,選手們通過自我介紹、活力秀、個人才藝表演、禮服秀等環(huán)節(jié),決出勝負。
最終,劉小暉獲得冠軍,她是理工學院服裝表演專業(yè)大二學生,亞軍聶文靜和季軍戴曉禹也來自理工學院,分別就讀廣告模特與空乘專業(yè)和服裝表演專業(yè)。
根據(jù)規(guī)則,福建賽區(qū)的冠亞季軍、最佳人氣獎,都將參加將在大連舉行的第67屆世界小姐中國總決賽。
【解密】
怎么辦?用“旋轉門”機制培養(yǎng)人才
據(jù)理工學院介紹,新絲路時尚學院目前作為理工學院的一個二級學院來建設,也是中國首個具備本科學歷的時尚教育學院。
從現(xiàn)有的資料看,目前中國已有的時尚教育學院都是非學歷培訓。不僅如此,新絲路時尚學院還將是一個“全產鏈應用型學院”,即包括設計、表演、制衣、品牌營銷等人才的培養(yǎng)。校方說,這在國內可能也是第一次。
在此之前,理工學院已經開辦服裝與服飾設計、表演等和時尚相關的專業(yè)。校方說,和新絲路集團聯(lián)辦,可以疊加新絲路集團在時尚產業(yè)、國際時尚教育等方面的優(yōu)勢。新絲路集團被認為是中國時尚第一品牌,選拔培養(yǎng)出了劉雯、杜鵑等國際名模。
校方為這個新生學院設計了一個“旋轉門”培養(yǎng)機制,即教師、時尚界人士、學生在學界、產業(yè)界的流動,但這種流動不同于普通的人事流動,表現(xiàn)為機構間跨界、往返雙向轉換、頻發(fā)而間歇等特征,故將其稱之為“旋轉門”現(xiàn)象。
據(jù)介紹,理工學院的服裝與服飾設計、表演等專業(yè),會首先劃入時尚學院。
學什么?擁有對時尚的審美意識
理工學院還“藏”著一位時裝模特的“教主”——服裝表演系主任錢靜。錢靜曾任CCTV海峽模特影視職業(yè)學校校長,去年,她轟動了時尚圈,她的兩位學生在當年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全國總決賽中,分獲男女??偣谲?。男女冠軍都來自同一所大學,這也是這一有著28年歷史的中國最知名模特比賽遇到的“第一次”。
錢靜說,經常有人問她,服裝表演要學四年嗎?不就是臉蛋漂亮、會走臺步就行?這時她會跳起來說:怎么可能!
這位自己也擁有模特身材的老師,以服裝表演為例解釋道,時尚教育絕不是教教臺步、訓練形體就行,學生首先要使自己變得時尚起來,更重要的是,要擁有對時尚的審美意識,懂得來做時尚這件事。
錢靜認為,如果從服裝設計和表演看,時尚教育的難點在于,它不是去研究現(xiàn)在流行什么,而是做出一種搭配,或許這種搭配讓現(xiàn)在的人感覺不怎么樣,但是通過推廣,會被大家所接受。
而在陳宇看來,相比于國外,中國的時尚教育發(fā)展年頭還很短。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閉著眼睛瞎琢磨。”
他認為,國內的時尚教育發(fā)展空間還很大,而這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時裝界應產學密切結合,重視理論知識的同時也不能疏忽實踐經驗;此外,要保持虛心向國外學習先進理念的心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