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浪嶼全景?!?本報記者黃 嶸航拍器攝)
臺海網(wǎng)7月1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2021年初夏,鼓浪嶼。耀目的陽光下,綠樹紅花掩映中,一幢幢老洋房里,不乏各式各樣的新潮商店。
碼頭處,一艘雙層白色輪渡從廈門島跨越鷺江駛來。船上走下來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看行裝,大多是游客。人群中有一位老人,似乎跟其他游客沒什么兩樣。身旁的人們卻不知道,這位名叫林聰明的老鼓浪嶼人最近頻繁回鄉(xiāng),是為了更深入地調(diào)研島上的革命歷史。
時光倒回,91年前,淪為公共租界逾廿載的鼓浪嶼,已是別墅林立。
也是在一個炎熱的南國之夏,離如今的碼頭不遠(yuǎn)處的舊路頭,一艘小小的木制舢板停靠到岸。一位商人打扮的中國人一邊下船,一邊機警地四面環(huán)顧,這位“商人”似乎沒有什么特別。身旁的人們卻不知道,他要去往島中部的虎巷8號——當(dāng)時的中共福建省委機關(guān)所在地,他有一個隱藏的身份——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天風(fēng)浪浪,海山蒼蒼。
鼓浪嶼,這個東海波濤中“隱秘的角落”,這個廈門籍詩人汪國真筆下“月兒也香、琴兒也亮、海浪也多情”的優(yōu)美小島,曾在福建乃至中國革命史上留下重要一筆。浪擊礁石,聲似擂鼓——這鼓浪聲,不僅是音樂之島的美妙和弦音,更曾是紅色之島的革命戰(zhàn)鼓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