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上的白色減速帶,留下了一道道車輪摩擦而過的痕跡。因為過度磨損,減速帶有些地方已經被磨光?!皽p速帶如果過度磨損,減速效果會大打折扣。小車還好,但大車本身剎車效果不好,減速帶摩擦阻力不夠的話,一些大車往往停不下來。”老貨車司機許師傅說。
導報記者驅車,按照警示標識降速。駛入東渡引橋后發(fā)現,果然有一個相當急的轉彎,并且呈下坡。
盡管很多車輛都有所降速,但不少車輛并沒有降到指定的限速標準,普遍超速。導報記者的車輛以35公里的時速駛下引橋,而旁邊以及前后方的許多車輛,時速都超過35公里,在45公里左右,有的甚至超過50公里。超速的不止小車,不少大貨車、集裝箱車、拖頭車也拖著巨大笨重的身軀超速。
導報記者仔細數了一下,從臨近引橋開始,大橋上一共設置了10余塊警示標示牌,但是,如此密集醒目的警示牌卻難減過往車輛的速度。
亂象 兩車道急拐彎,還超車搶道
不僅超速,甚至還超車。
臨近東渡引橋時,導報記者的車輛根據指示牌開始減速,結果,一輛原本在后面的集裝箱車超過記者的車輛,駛到了前面。一路轟鳴而過,在引橋處的窄窄兩車道甚至又超過了一輛小車。
東渡引橋路段很窄,僅有兩車道,但開過的不少車輛你追我趕,還互相搶道。一位的士司機告訴導報記者,不僅小車之間互相超車,還經??吹酱筘涇囅嗷尩?。
昨天下午,導報記者再次驅車經過該引橋時,看見兩輛大貨車“并駕齊驅”,到了拐彎處也不減速,互不相讓。兩車“較勁”了好一段,隨后,其中一輛加大油門駛到了前面。這一路上,后面的小車看到前方兩個龐然大物堵了車道,都紛紛減速,遠遠跟在后面,不敢靠近。
聲音
親眼目睹車禍 嚇得手腳發(fā)軟
網友“吐泡泡的魚”親眼目睹了東渡引橋的一起事故。那是2011年的夏天,晚上,他在海滄吃完飯后驅車回島內,經過東渡引橋。在下橋時,看到前方一輛小車被一輛拖車頭追尾?!肮烙嫯敃r拖頭車的速度太快,剎不住,整個往小車的屁股撞上去。小車的后車廂變形,凹進去了一大塊。不知道后車廂有沒有坐人,太可怕了?!薄罢娴南喈斂植?,后來一路上,我開車都手腳發(fā)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