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
校長沒外出就會陪餐
吃飯前先到食堂巡視
江頭中心小學校長陳鴻芬說,只要沒外出就會在學校陪學生用餐。每天學生吃午餐前,她都會先到食堂巡視一番;吃到一半時,她會觀察還剩下多少空餐盤,還有多少人沒吃,如果菜不夠,馬上讓廚師再炒。吃完后,她會觀察學生的剩菜剩飯情況。
前年,學校還成立了膳食委員會,委員包括食堂餐飲負責人、家長、老師和學生代表。每天早晨不到7點,膳食委員會的老師和家長代表到食堂檢查食材是否新鮮,是否按標準采購等。學校還建立了微信群,食堂負責人每周日把一周菜譜以及食材采購點等發(fā)到群里。
每天學生用餐時,除了食堂員工和管理人員外,還有監(jiān)督員(老師)、膳食委員會成員、家長義工等到場,靠近餐食的家長必須持有健康證。等所有學生都吃完,家長義工還到后廚監(jiān)督,確保剩菜剩飯都處理掉。下午3點左右,食堂打掃干凈后全部關閉。家長義工必須看到食堂工作人員把鑰匙交到學校管理人員手上,才算完成任務。
幼兒園
值班老師提前試吃
采購憑證每日記錄
仙閣幼兒園園長陳芝說,因為孩子飲食的特殊要求,幼兒園孩子與老師的餐食實行“分鍋分灶”。不過,幼兒園實行試吃制度。每天行政值班老師在孩子們用餐前半小時,先試吃一份孩子們的午飯。孩子們吃飯時,分發(fā)餐具是否規(guī)范、分餐速度是否合理等,這些細微之處,值班行政人員都要觀察、記錄。
陳芝說,用餐前后,每班都有老師“巡邏”,指導孩子們注意用餐前個人衛(wèi)生、用餐禮儀;觀察孩子們是否吃飽,食物不夠及時添加等;引導孩子們餐后自己收拾桌子等。
島內另一所公辦園的老師說,園內每個班級的保育員每天上午8點半都要到廚房登記班級用餐人數,值班的行政人員除了試吃外,每天還要記錄食品采購的索證憑據、食品新鮮度等,還要觀察、記錄分量、色香味等,以及剩菜剩飯量。每個班的用餐記錄都反饋給排餐人員,排餐人員再與廚師協調、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