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據(jù)
三大橋車流量明顯下降
我們還可以從一組組數(shù)據(jù)中看到變化。
從線路來看,地鐵1號線通行線路與杏林大橋沿線重合度最高,其次是廈門大橋和集美大橋。線路重合度不同,對三座大橋車流量影響程度也略有不同。
根據(jù)廈門市路橋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數(shù)據(jù),晨報記者對地鐵開通前后兩個工作日時段三座大橋車流量進行了對比。2017年12月27日杏林大橋車流量是56221輛,2018年1月9日車流量為49616輛,降幅為11.74%;2017年12月27日,廈門大橋車流量是45020輛,2018年1月9日車流量為41669輛,降幅為7.44%;2017年12月27日,集美大橋車流量是53625輛,2018年1月9日車流量是49646輛,降幅為7.42%。
探因
乘地鐵省時間還省油錢
三座大橋車流量變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記者從多位市民口中得到了答案。
在銀行工作的曾先生住在集美,工作地點在島內(nèi)蓮坂。地鐵開通前,曾先生每天上下班都是自己開車,早上7:40出發(fā),8:20才能到達。一早上總是急急忙忙的,生怕碰上堵車遲到。現(xiàn)在,曾先生上班輕松多了,7:50走出家門,8點準時坐上地鐵,20分鐘就能到達公司。曾先生說,和他一樣改變上班出行方式的人還有很多。他的好幾位同事也住在集美,大家都坐地鐵上班,不再開車了。
在集美上班的小學老師薛小姐也有相似經(jīng)歷,她住在將軍祠,以往也是開車上班?,F(xiàn)在坐地鐵能省下25分鐘,還節(jié)省了油費。
謝先生住在杏林,他所在小區(qū)有一個拼車群。以前群里很熱鬧,在島內(nèi)上班的業(yè)主經(jīng)常相約拼車上班,一些業(yè)主常在群里抱怨,碰到堵車時,整車人都會遲到。如今地鐵開通了,業(yè)主們特別開心,這段時間,拼車群里靜悄悄的,因為大家都坐地鐵上班了。
征集令
您覺得廈門地鐵還有哪些地方應該做“加減法”呢?
即日起,市民對地鐵以及地鐵周邊配套設施有何建議,都可以撥打晨報熱線8080000反映,為廈門地鐵獻言獻策。晨報會將建議內(nèi)容反饋給相關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