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尷尬
在外只能遮遮擋擋給娃喂奶
在廈門火車站二樓的候車室,陳女士抱著7個月大的兒子準備去武夷山,她背著的大挎包里裝滿了嬰兒用品:尋找著母嬰室,腳邊的塑料袋里裝著孩子的奶瓶、奶粉和一包尿不濕。“孩子平時都是喝母乳,但是因為擔心出門在外沒地方喂母乳,所以準備了奶粉。”陳女士說,“我剛才看到洗手間旁邊有母嬰室,到里面去看了下,雖然比較簡陋只有一塊擱板,但是總比沒有好。”
商場也是很多媽媽經(jīng)常會帶孩子去的地方,昨日,導報記者走訪了廈門的幾個大型商場,羅賓森、SM、中閩百貨、巴黎春天等均設有母嬰室,并有明顯指示標志。特別是中閩百貨三樓的母嬰室,設備齊全,寬敞的房間里有一個個小包間,方便了有需要的媽媽們。
但也有不少大型商場未設或難尋母嬰室,如中華城、瑞景商業(yè)廣場和加州廣場等,導報記者轉(zhuǎn)了好幾圈均未見母嬰室的指示牌,導購人員也表示并不清楚是否有設置母嬰專用室。
一位剛休完產(chǎn)假回歸職場的媽媽告訴導報記者,她希望廈門的公園都能設置母嬰室。“公園基本就是老人,還有媽媽帶著寶貝去玩比較多。我上次帶孩子去公園散步,孩子餓了,我找了半天沒有母嬰室,只能躲在草地一角給他喂奶,別提多尷尬了。”
這位媽媽說,其實,公共場所只要將女性洗手間稍加改造,增加一點區(qū)域,就足夠滿足媽媽們的哺乳需求了。
送福利
母嬰室將成機場火車站“標配”
以后,媽媽們出門喂奶有望不再尷尬。昨日,導報記者從廈門市衛(wèi)生計生委獲悉,近日廈門市21個部門印發(fā)《廈門市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辦法》,到今年年底,全市城區(qū)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應配置母嬰設施,母嬰設施配置率不低于50%。
根據(jù)建設規(guī)范,經(jīng)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筑面積在5000到1萬平方米的公共場所,應建設使用面積不少于6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過1萬人的,應當建立使用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建筑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以1萬平方米為基數(shù),相應配備獨立母嬰室。
此外,年平均哺乳女職工達10人以上且有需求的機關(guān)、企事業(yè)用人單位,應當建立使用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同時,機場、火車站、汽車站應因地制宜設置母嬰候乘廳和母嬰專座。在乘車、登機和檢票口針對孕期、哺乳期婦女以及攜帶嬰幼兒的乘客提供綠色服務通道或便利服務。
到今年年底,廈門全市機場、火車站都要按要求配置母嬰設施;到明年底,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配置率要達到80%以上。廈門每年將評比20個“示范母嬰室”,定期開展對母嬰設施建設、使用情況的評估和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