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情懷 已經(jīng)浸入骨子里
幾乎老廈門人都有一種廈門情懷,峰哥更是如此,用他的話說“已經(jīng)浸入骨子里”。他和廈門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字號阿吉仔餡餅第三代子孫合開吉治百貨,地點不選在游客如織的鼓浪嶼或曾厝垵,卻偏偏為了兒時情懷,選擇在開元路。賣餡餅也就賣了,他還挖空心思把店面的地板換成廈門人最早使用的花磚鋪設(shè),還要把收藏的老物件從家里時不時挪點過來,當(dāng)裝飾品,并且隔段時間就更換一件。
峰哥把這些“心頭肉”都看成有生命的物件。“好東西久不見人,總是有差別的,感受怪怪的。”峰哥說,隔三差五都得給它們擦一擦、摸一摸,這才有人氣嘛。店內(nèi),一部上世紀(jì)50年代的singer牌迷你縫紉機(jī)和百年的Jydsk牌老古董電話機(jī)是他的最愛。線被客人繞亂了,或是話筒放偏了,他總是小心翼翼第一時間給它們擺正來。
閩南“好猴” 買得起就不計較得失
在峰哥身上,閩南人特有的豪爽、好客和大氣性格他都有。買老物件,峰哥的特點是從來不討價還價。在八市買海鮮峰哥亦如此。閩南人說他是“好猴”,雖然不還價可能會損失一些錢財,但峰哥卻認(rèn)為,古董這東西,不是以錢多少來衡量的,而是你喜不喜歡才最重要。若是喜歡,超過能力范圍,就不買;要是買得起,就不計較得與失。
所以在收藏老物件這條路上,只要碰到好東西,熟悉峰哥品性的賣家都知道,他是“好客人”,第一時間總是不忘留給他。而無論是在漳州、泉州還是省外,一聽好貨來了,峰哥就上了癮似的,眼睛立馬亮了,連夜驅(qū)車前往也是自然。
有人問,這峰哥到底在賣些什么?是樓下小販叫賣的街巷俚語,還是老字號餡餅?或是廈門老物件?或許峰哥賣的只是“廈門情結(jié)”,收藏的也是“廈門生活”。
峰哥說,他喜歡在夜深人靜或是東方欲曉之前,一個人坐在老物件堆里,用南洋華僑漂洋過海帶回來的黑膠老唱機(jī)聽音樂,當(dāng)黑膠老唱片在唱機(jī)上伴著唱針悠悠地回轉(zhuǎn)時,30多年前的“八市孩子”又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