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藏保存的海帶苗。(本報記者 張奇輝 攝)
臺海網2月9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科技創(chuàng)新是推動藍色經濟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作為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的“排頭兵”,福建省積極發(fā)揮科研優(yōu)勢,加大各項科研投入,擴大科研成果建設,在海洋效益提升方面取得豐碩成果。近年來,作為福建省海洋生物科研領域的“智囊團”,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通過承擔農業(yè)部“國家海水魚加工技術研發(fā)分中心(廈門)”、國家海洋局“閩臺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化開發(fā)公共服務平臺”,國家海洋局“藥源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fā)利用子平臺”等眾多實驗基礎條件建設項目,建立起了一支優(yōu)秀的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化利用科研創(chuàng)新技術團隊,目前共承擔了35項重要科研項目,其中包括1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本報記者 林雯
主攻“冷知識”
研究取得許多突破性進展
常被當作“廢料”扔掉的墨魚墨汁里能提取出具有抗氧化性的護膚成分,平價的瓊脂可變身為昂貴的生化制劑瓊脂糖,鮑魚里蘊藏的活性物質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這些普通民眾知之甚少甚至聞所未聞的“冷知識”,卻都是省水產研究所的科研專家們目前正在主攻的研究項目。經過多年的探索發(fā)展,省水產研究所在海洋生物源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以及海洋生物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