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
事故升降梯仍懸空 同類機器使用廣泛
昨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事發(fā)的五緣灣附近坂美村129號。這棟小樓的一層和二層都是手工作坊,工人們正在生產手工制品。
事故升降梯的轎廂仍然停在一樓和二樓的交界處,摩托車也還被死死卡在破損的轎廂。記者發(fā)現(xiàn),這部升降梯的轎廂底部和轎廂側面有明顯的縫隙,而拉著這個鐵制“大盒子”的,是個滑輪。 “這個東西只能當貨梯!”一名工人表示,升降梯是房東安裝的,不能載人。
記者在一樓二樓上下尋找,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廠商標記和合格證明,也沒有在升降梯井看到任何緩沖措施和明顯的安全裝置。
記者在坂美村的其他小作坊探訪,發(fā)現(xiàn)幾乎每間小作坊和工廠都會配備一臺同類的升降梯:四根豎著的鋼筋,一個兩人寬的鐵制轎廂,貼在側面墻上的控制器,一段鋼條連著的滑輪,就組成了一臺小型升降梯。
【調查】
記者誤入升降梯井 寫著“貨梯”照樣載人
在坂美村走訪時,路邊一個小“房間”引起記者注意。這個房間的“門框”是鋼筋,地面鋪著一層輪胎。沒有任何警示標志和防護措施,外人可直接進入。記者走進“房間”,往上一看,頭上是一個高高懸掛著的鐵制轎廂——自己正站在升降梯井內!
忽然,有人走動的聲音響起,伴隨著轎廂的微微震動,一兩秒后,轎廂突然下降,記者連忙退出升降梯井。轎廂從五樓降下,載著數(shù)箱貨物和兩名工人。在他們身后的轎廂側壁上,寫著“此貨梯嚴禁載人”字樣。
正在卸貨的工人稱,“這是房東裝的,我們也不知道誰是生產商!”隨后記者又詢問了數(shù)家小作坊,終于從一名房東處得到了某升降梯廠商老板的聯(lián)系方式。記者稱自己有意向購買升降梯,并詢問是否能夠載人。“絕對不能!”老板回答。
【廠商】
不載人因“賠不起” 明知非法但有市場
“貨物摔下來還賠得起,人要是摔下來誰賠得起?”這名升降梯老板說。據(jù)老板介紹,這種小型升降梯制作方便,島內島外的小作坊都有使用需求。按照行情,一個載貨量一噸以內的兩層升降梯,安裝費用只要兩萬元,如果是五層樓用的也只要四萬元。
被問及安全問題時,這名老板告訴記者,這種簡易升降梯一定不能載人;而使用時主要的安全保障則“要靠使用者自己的安全意識”。如果出現(xiàn)了運行不暢等小問題,則鼓勵使用者自行修理;有影響運行的大問題則會由廠商維修。至于是否有定期維保,老板表示如有需要可以安排。
“這種機器確實不合法。”當記者詢問該升降梯是否合法時,老板直言不諱。他說,如果想要安裝合法的電梯應當去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處審批,小型升降梯成本低安裝方便,自然也有其市場。
昨日,記者將調查情況向市質量監(jiān)督管理局反映。質監(jiān)部門的相關人員表示,將會詳細調查這一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