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
受高鐵沖擊,長途客運量逐年減少
同安汽車站目前正在使用的建筑主體于2000年投用,室內(nèi)站房面積500平方米左右,室外車場4000平方米,2012年和2013年是同安汽車站的鼎盛時期,年客運量達到32萬人次。之后受高鐵沖擊,長途客運量逐年減少。
如今的同安汽車站每天始發(fā)班次僅20個,高峰時期客流量也不過五六百人,班次主要發(fā)往漳州、長汀、寧化等地,發(fā)往漳州的班次就占了16個。
記憶中的汽車站
老同安人何東方:
紅磚地板瓦片屋頂
候車廳全是木板凳
現(xiàn)在的同安汽車站位于祥平街道,緊鄰同安區(qū)政府,不過在何東方小時候的記憶中,同安汽車站所在地遠離同安縣城。上世紀70年代,何東方還在上初中時,過了同安西安橋,就屬于城外了,同安汽車站就是在郊外。何東方清晰地記得,那時候的同安汽車站規(guī)模很大,地板是正方形的紅磚,屋頂蓋著瓦片,候車廳全是木板凳,大門也是雙開的木門,要到車站搭車,同安人多數(shù)是走路去,也有的雇載客自行車去。“快到車站時還有一個大坡,自行車載客的師傅會叫乘客下來推一把。”
汽車站老員工陳篤煌:
過去車站有貨運
運的多是土特產(chǎn)
1984年,陳篤煌到同安汽車站工作,2004年退休。剛上班那會兒,車站的班次并不多,既有客運也有貨運,其中大宗的貨物運輸,運的多是同安的土特產(chǎn),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貨運才取消。陳篤煌記得,在汽車站門口的十字路口,屹立著同安的第一座城市雕塑——金屬材質(zhì)的三角形和水運儀象臺,三角形象征同安地處閩南金三角地帶,水運儀象臺是同安歷史名人蘇頌的發(fā)明。
汽車站老乘客蔣大營:
發(fā)車員打快板
邀請乘客上車
上世紀90年代,蔣大營常去福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他每周都要到同安汽車站搭長途車。他常常周六回家,周一早上7點去坐車。“長途車的司機和乘務員人都很好很熱情,早上發(fā)車,中午到惠安,司機經(jīng)常帶我去吃工作餐。”蔣大營心存感激。他說,同安汽車站還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發(fā)車員,好像姓林,是一位勞動模范,還曾上過報紙。這位發(fā)車員非常熱情,都是打著快板請乘客上車的。
【相關新聞】
因車站即將搬遷
10條公交線將調(diào)整
本報訊(記者黃文水通訊員陳清江)昨日,記者從同安公交公司獲悉,因同安汽車站即將整體搬遷,10條公交線路將調(diào)整。
自9月26日起,611路、616路、622路、623路、632路等5條公交線路已調(diào)整至小西門公交場站發(fā)車。等到11月底,樂海公交場站建設完工后,原本由同安汽車站始發(fā)的600路、606路、607路、609路、613路、614路、614路區(qū)間、619路、633路、637路等10條公交線路,將調(diào)整至樂海公交場站始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