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前幾天發(fā)了在朋友圈的截圖,并留言“這沒什么,只是父愛。這是小事,貴在用心、三年如一日,永遠的父愛!”,卻無意間受到網(wǎng)友關(guān)注,許多人評論“看哭了。”或許能得到大家認同的,是朋友圈背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點滴深情。
結(jié)婚后,我依舊與父母同住在集美盛光小區(qū)。晚上八點后才下班回家,對我來說是常有之事。小區(qū)年代比較久,公共停車位稀缺,為了讓晚歸的女兒少繞些彎路,退休的父親多了一項“額外任務”。那就是我回家前,提早在小區(qū)里“巡邏”后“通風報信”。如果有停車位的話,父親會編輯短信及時告知。若是找不到停車位,父親也會第一時間通知。
父親五十多歲了,老花眼,不太會用手機,打字很慢。但短信里的寥寥數(shù)語卻讓我有種淚流的沖動。而他為我所付出的,卻遠不止這些。
聊一下父親的日常吧。每日,父親起個大早,簡單地收拾下房間后,就要出去買菜了。做完早餐,繼續(xù)準備午餐。騰出手的間隙,還要忙著照顧十一個月大的小外孫。幫早已為人妻、為人母的女兒打理家務、帶孩子,絞盡腦汁變換三餐。記得一個暴雨天,老公急需外出取資料,父親不舍得晚輩淋雨,自己小跑著沖了出去。
我時常晚歸,眼巴巴惦記著也成了父親的習慣。突然想起童年,父親是船員,每次出海少則三四個月,多則半年一年。掰著指頭算日子的我,時常趴在窗前盯著樓下路口的轉(zhuǎn)角處,眼巴巴地等著父親的身影出現(xiàn),如同他現(xiàn)在等著我一般。
有時候,很想表達對父親的感恩,卻又不知如何開口。一條普通的朋友圈信息能引發(fā)網(wǎng)友關(guān)注,或許是大家都有著甘當“后勤”的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