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天來的經歷,劉金鳳感覺像做夢。“昨天有人到我店里告訴我上電視了,我還以為是騙子,直到他翻出了視頻,我才知道。”劉金鳳說,對她來說,這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以前有人上門討水,她都會給。
“我根本不知道他是孫紅雷,平時店里太忙,也沒時間看電視。”劉金鳳回憶,當時大約晚上七八點鐘,周邊工廠到了下班時間。突然,店外來了一名老年人,拿著空水瓶這邊敲敲,那邊敲敲。“他不說話,我不知道他要什么,問他也不說。”劉金鳳說,她很忙,就看了看老人手中的瓶子,拿了一瓶一模一樣的給他,心想:這樣瓶子和水都有了。
在劉金鳳看來,真心待人,別人才會真心待她。15歲時,她從安溪來廈門打工,一直在做服務行業(yè),她深知誠心以待的重要性,如今她與愛人一起經營這家小賣部,也是靠著誠信經營爭取更多回頭客。
石鍋魚老板鄭先生:以為是藝術界大師
在節(jié)目中,黃渤和王迅坐下來喝點小酒,以“老人”的身份勸店員?;丶铱纯?、孝敬父母。這一幕令許多人感動。
昨日,記者找到了魚師傅石鍋魚老板鄭先生,他告訴記者,黃渤和王迅的確在他們店里吃過飯,當時兩人點了兩個菜,炒花蛤和炒海瓜子。當時,黃渤和王迅畫著老年妝,他并未認出他們來。令他疑惑的是,還有許多粉絲上前合影。“我以為他們是藝術界的大師。”
直到節(jié)目組離開兩天后,鄭先生通過網(wǎng)絡看到了《極限挑戰(zhàn)》的劇照,才恍然大悟。
【記者手記】
市民文明自覺是最美的風景
食雜店老板娘劉金鳳,一夜“走紅”。按現(xiàn)在流行的話說,她成了“網(wǎng)紅”。
當孫紅雷所假扮的拾荒老人前來討個空瓶子時,這位平凡婦女直接送給他一瓶礦泉水;還有那位熱心地為孫紅雷指路、并給他零錢坐公交的車站女孩;紛紛涌上前扶起摔倒老人的路人們……這些被《極限挑戰(zhàn)》里明星們“挑戰(zhàn)”過的廈門好人,這些被全國網(wǎng)友點贊的善舉,在不知不覺中展示的都是滿滿的廈門正能量。這種發(fā)自內心的文明,構成了打造美麗廈門最重要的軟實力。
令人欣慰的是,這樣的故事一個接一個,這樣的善舉一棒接一棒。從1996年獲“國家衛(wèi)生城市”到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文明的種子在廈門已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在全國文明城市評選中,考評機構隨機打了800個調查電話,接到電話的市民幾乎無不夸贊這座城市的美好,令考評人員感慨不已。
這樣的“愛廈”熱情,又總會在某一刻引導著市民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市民又用日常生活瑣事中的平凡善舉,時刻丈量著這座城市的文明高度。毫不夸張地說,正是許許多多像劉金鳳這樣的市民,將一個又一個文明行為自覺滲透到美麗廈門的每一寸肌體里,才共同締造出廈門文明的新高度。
也愿我們都能共同把這股正能量傳遞下去,因為,大家的文明自覺,恰恰是這座美麗城市最暖心的風景。(記者易福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