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社會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員曾說過,被丟到嬰兒安全島的棄嬰都是一些腦癱等患有重癥的嬰兒,家里無力承擔這些孩子的費用,不得已才送到嬰兒安全島。
是的,如果可以,哪個父母親不愿自己的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呢?
可憐天下父母心。之前,棄嬰反悔者張杰說,自己之所以想把孩子送到嬰兒安全島,主要是想給孩子一個活命的機會。
只是,現在廈門嬰兒安全島鎖上了。或許也關上一些無奈的家長希望之門,關上了一些寶寶的生命之門。
各地嬰兒安全島的相繼關門,其實暴露的是社會救助機制的軟肋和短板。
關于棄嬰我們要做的不應該只是開門、關門,或許健全相關救助機制才能打開寶寶們的希望之門。
相關鏈接
廈門嬰兒安全島生存記
今年元旦,設置在廈門市社會福利中心門口的首個“嬰兒安全島”在爭議中正式啟用,成為我省首個試點的嬰兒安全島。
此前,導報記者曾探訪安全島發(fā)現,在墻上掛的《嬰兒安全島使用須知》上,第一條便是安全島內未安裝攝像錄影設備,看似要保護棄嬰父母的隱私。
嬰兒安全島在投用兩個多月之后,接收棄嬰的數量就猛增,一下超過了去年全年。
在3月16日廣州暫停嬰兒安全島的使用之后,廈門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多次表示,目前廈門嬰兒安全島的運行情況良好,暫時沒有關閉安全島的計劃。
當時,導報記者了解到,廈門嬰兒安全島兩個半月時間里共接收了70多名棄嬰。但到了3月31日一下子增加到了120多名,也就是說,在半個月時間里,廈門嬰兒安全島接收到的棄嬰數量在50名左右。
面對大量的棄嬰,在4月初,廈門嬰兒安全島的大門鎖上了。昨日,廈門市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首度回應鎖門事件稱,嬰兒安全島暫停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