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佩說,市民在咨詢殯葬事宜時,工作人員都會提到環(huán)保葬,但多數(shù)人表示接受不了,少數(shù)感興趣的,以年輕人或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為主。這兩年,只有一名逝者真正實施了樹葬。這名逝者是個年輕女子,生前從事媒體工作。吳小佩印象中,曾有6名市民在天馬山中華永久墓園認購好了地,說將來要草坪葬,可是到了最后他們還是改為了土葬。
觀念:
希望葉落歸根,清明可以祭拜
環(huán)保葬不被看好,主要原因還是市民受困于傳統(tǒng)觀念,接受不了。
市民黃先生說,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是落葉歸根,死后埋葬在故鄉(xiāng)的土地。而海葬這樣的方式,把骨灰往大海里一拋,將來都不知道會漂到哪里,“想想就覺得恐怖”。對后人來說,大家都習慣有一個固定地點來祭拜祖先,若是海葬,清明都不知道要去哪里祭拜,怕?lián)安恍ⅰ敝?/P>
吳小佩說,大多數(shù)市民希望死后能有塊墓地,立個墓碑。有些人甚至連藝術墓碑(這種墓碑材質更少,更美觀)都接受不了,非得要傳統(tǒng)的大石碑。更早些年,固守老觀念的老人拒絕火葬,認為這樣不能留下完整的遺體,而且骨灰放在寄放室,和不認識的逝者骨灰放在一起也不能接受。
原市文化局局長、閩南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彭一萬說,閩南人特別注重風水,認為墓地選得好可以庇蔭后人。而樹葬、草坪葬這種方式,閩南人有顧忌,怕骨灰埋下去,將來上面種的樹或者草死了,就會“陰魂不散”,特別不吉利。
推廣:
海葬費用1600元,有望免除
記者昨日從民政部門獲悉,為鼓勵更多市民接受環(huán)保葬,將從政策上給予傾斜?!碍h(huán)保葬可以減少占用土地面積,費用更低,對于美化環(huán)境也起著促進作用。”市民政局副局長李龍說,未來殯葬的發(fā)展方向將以“生態(tài)環(huán)?!睘榛{,加大推廣力度。目前,以海葬為例,租船、出海、鮮花等費用加起來1600元,這些費用將來有望免除。
市殯儀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呂良武說,市民不妨改變觀念,如樹葬讓逝者回歸土地,樹木茁壯成長可以看作是生命的延續(xù);將骨灰撒入大海,當親人面對大海時,都可以寄托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