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2
將采取錯峰直運
避開上下班高峰期
據調查,市民投放生活垃圾的高峰期大致與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吻合,目前垃圾直運車輛的收運時間也與這兩個時間段形成部分重合,廈門市將在此基礎上對直運時間進行調整,采取錯峰直運的方式收運生活垃圾,這將作為接下來垃圾分類的重點工作之一推行。
據介紹,錯開早晚交通高峰時段,各垃圾投放點內的垃圾數量正好達到一個峰值,此時垃圾運輸車及時收走垃圾,一方面可以減少大量垃圾的停留時間,避免長時間堆積散發(fā)臭味、污染環(huán)境;另一方面,也避免無關人員對投放點垃圾進行翻揀,造成分好類的垃圾被二次混合、暴露。與此同時,也可以減少備用垃圾桶的資源占用與浪費。
點擊
廚余垃圾運輸車:
雙向壓縮擴增裝載量 多重密封預防污染
早上8點,華嘉路的佳麗豪庭小區(qū)門口,一輛車身印有“廚余垃圾”的垃圾收運車準時出現(xiàn)在小區(qū)門口,這輛車車身綠色的主基調與廚余垃圾桶一致。
一名駕駛員和一名收運員從車上下來,把反光錐立在車后不遠處,然后挨個打開廚余垃圾桶蓋,檢查桶里廚余垃圾的分揀質量,接著,收運員把一桶桶裝滿垃圾的垃圾桶掛在車尾的鉤臂上,按下“提桶”按鈕后,桶內的垃圾自動倒入填料器內。
傾倒結束后,再按下“卸桶”按鈕,垃圾桶被自動送回原位。幾次循環(huán)往復,4桶廚余垃圾都被裝進這輛收運車的“大肚子”里,物業(yè)保潔人員將空下來的廚余垃圾桶送去清洗套袋,投入下一輪使用。
“接下來去下一個收運點,整條線路走完后就直運到末端垃圾處理基地。”廈門驛鴻環(huán)境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嚴彥賓告訴記者,湖里區(qū)廚余垃圾收運線路目前共有29條,一般一個點位一天要運1到2次,“壓縮”和“密封”是廚余垃圾運輸的直運“秘籍”。
對廚余垃圾收運來說,殘羹剩菜里含有大量湯汁,不僅重量重、體積大,還容易在運輸過程中出現(xiàn)二次污染。而這輛直運型廚余垃圾運輸車就具備雙向壓縮功能,不僅提高了壓縮效率,也擴增了垃圾裝載量。與此同時,填料器敞口處設置了密封蓋板,可以防止垃圾、臭味外泄;填料器與箱體結合的部分也采用了雙層橡膠密封,杜絕跑、冒、滴、漏及二次污染。此外還有一重保障——車身還配置了大容量污水箱,如果填料器和箱體之間因為密封膠條失效而滲漏污水,導流式污水收集裝置還可以有效防止因此造成的二次污染。
其他垃圾運輸車:
高強度高安全性能 智能化人性化并存
日均收運量4000多噸的其他垃圾,在中端運輸環(huán)節(jié)是一場重頭戲。昨日上午8點多和下午2點,其他垃圾運輸車就兩次到訪佳麗豪庭小區(qū)。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其他垃圾直運采取的也是桶車對接方式,從小區(qū)直運至末端處理系統(tǒng)。其他垃圾運輸車車身橘黃色主基調與其他垃圾桶保持一致。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工作強度最大的其他垃圾運輸車,它不僅工作性能強,同時也有許多人性化考量。
據了解,其他垃圾運輸車的車廂體采用高強度鋼板制作,四面弧形設計,不但簡潔美觀,而且有效容積大,整體結構性能突出,抗沖擊性能強。安全性能方面,在舉升填裝器的液壓油路中,具有防止油管爆裂、填裝器突然落下而造成惡性事故的安全回路,填裝器舉升、降落等還可以開關音樂報警。此外,還設有滑板上行、刮板旋起按鈕,緊急停止按鈕、填料器防止下降的互鎖開關、安全撐桿、填料器舉升油缸自鎖功能等多項安全保護措施,確保人員安全。
不僅如此,在控制上,也兼顧智能化與人性化操作。一位駕駛員向記者演示,駕駛室內還安裝有智能控制系統(tǒng),具備GPS定位、過磅稱重及油料監(jiān)控等功能,可以選擇自動、手動雙套操縱方式,在駕駛室和車廂外部都能控制垃圾車作業(yè),方便各種環(huán)境下的高效便捷作業(yè)。此外,其他垃圾運輸車還具備靜音作業(yè)的性能,避免在夜間收運時擾民,車身外部還配備了夜間工作燈,方便環(huán)衛(wèi)工人夜間作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