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0月22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一首網(wǎng)絡(luò)流行歌曲,成了打開案件突破口的鑰匙——這樣的場景聽著像是電視劇里才會有的劇情,卻是真實發(fā)生在廈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的一個警察故事。

張宏正在走訪調(diào)查。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廈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第三大隊四級警長張宏。他身高1.86米,被稱作“警隊小巨人”,不僅善于與犯罪嫌疑人打心理戰(zhàn),更能憑借微小細節(jié)找到案件突破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在辦理案件前我們都會做足功課。”
今年4月,張宏受命依法審訊一起涉黑涉惡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葉某。曾經(jīng)被判刑過的葉某十分狡猾,被羈押在看守所里,一直裝聾作啞,整整一個星期,對任何人的提問只字不回。張宏也試過很多種提問方式,葉某就是低頭不說話。
后來,張宏了解到葉某喜歡去KTV唱歌,而且手機里也有不少網(wǎng)絡(luò)流行歌曲。于是,他在審訊時拿出手機,找到葉某手機歌單里的一首歌,當著葉某的面假裝向同事詢問原唱是誰,沒想到一旁的葉某突然說出了原唱的名字。張宏表面上不在意,實則內(nèi)心狂喜。之后,張宏慢慢通過聊歌曲、聊人生,打開了話匣子,最后再繞到案件,葉某最終供述了所有犯罪事實,并寫下深刻的悔過書。
由于黑惡犯罪的嫌疑人多,規(guī)模大,違法犯罪時間長,這類案件具有耗時長、審訊難、取證難等特點。去年,張宏在看守所里審訊了8個多月。每天早上8點上班,晚上8點回家。他甚至被犯罪嫌疑人調(diào)侃:“除了晚上沒有在看守所睡覺,他在看守所的時間和嫌疑人一樣長。”
從警7年來,張宏沖在刑警一線,偵破多起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案件。“審訊需要慢工出細活,急不得。很多案件的突破口往往和案件本身無關(guān),審訊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場和嫌疑人增進信任感的心理戰(zhàn)。”張宏說。(記者 田圓 通訊員 廈公宣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