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許巧娜 吳生林 沈華鈴 錢玲玲 吳曉平)海峽論壇是兩岸規(guī)模最大、參與范圍最廣的民間交流“嘉年華”,是臺灣民眾了解大陸的重要窗口與平臺之一,因此成為維系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重要紐帶。
每屆海峽論壇,那些第一次來大陸、第一次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首來族”,往往是“最有故事”的一群人。初來乍到,實地交流體驗后,對廈門、對大陸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觸?對兩岸關系、對個人人生規(guī)劃,又有怎樣的暢想?……正因如此,他們受到兩岸媒體的格外關注。
而我們也特別采訪了以下幾位“首來族”,讓我們來聽聽他們首次大陸之行的特殊故事。

高秀麗
●臺北護士,“80后”
廈門給了她驚喜 她便想走遍大陸
一襲黑衣,天生優(yōu)雅,中等個兒,長相甜美,說起話來細語柔聲,舉手投足彬彬有禮。雖然會場上百嘉賓,看似分不清誰來自大陸,誰又來自臺灣,但高秀麗一開口,就帶著濃濃“臺灣味”。
“我們這樣聊天會不會影響其他客人聽演講?要不挪到最后面休閑區(qū)域聊吧!”聲音已是極低分貝,但高秀麗擔心影響旁邊嘉賓,還是堅持離開座位,到會議廳最后面休閑區(qū)域受訪。
這位“80后”的漂亮女生,來自臺灣桃園市,家中排行老五,目前是臺北一牙科診所護士。她不僅第一次來廈門,也是第一次來大陸。
談起第一次來廈門的印象,高秀麗微笑說:“一來到廈門,我便開啟了想走遍整個大陸的想法。”
她說,此前對大陸的了解,最多的是從陳文茜節(jié)目中獲得,另外就是從四姐的口中。她說,臺灣人國際視野比較窄,而陳文茜的節(jié)目,經常會從宏觀角度向大家介紹當今世界大勢、國際格局。“從她的節(jié)目中,我知道大陸硬體建設很強,什么無人機、無人港呀,都走在世界前列。”四姐走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總是說大陸很漂亮,甚至考慮未來在大陸?zhàn)B老,也常勸她來大陸走走看看。“來到廈門,我沒有預設一定要看什么,隨興,走到哪看到哪。來了兩天,廈門給我最大的印象,不是城市建設多么漂亮,也不是它在很多地方超越臺北,而是人文素養(yǎng)帶給我的感觸。”
頭一天,所有活動結束后,晚上9點多,她與姐妹想去廈門中山路逛逛。“我們想搭公交車,可不知道怎么走,沒想到,在公交車站遇到一位非常熱情的學生,當時他手機只剩一格電,卻還耐心地幫我們查詢坐車信息,告訴我們怎么轉乘,蠻感動的。”對廈門中山路,她亦贊不絕口,“真的很棒”。當然,她也不諱言指出,在廈門坐公交車時,有些人還是不喜歡排隊,在車上說話聲音有些大。
高秀麗表示,廈門帶給她不少驚喜,今后她會有更多旅行大陸的規(guī)劃。

蔡育璋
●高二學生,17歲
廈門大學真漂亮 想來大陸讀大學
“廈門讓我感受到了如家般的親切,希望未來能到大陸讀書,更希望能留在大陸創(chuàng)業(yè)。”回臺已三四天,蔡育璋對首次大陸之行意猶未盡。
第十屆海峽論壇,17歲的臺灣青年蔡育璋,以“青年公社”特約小記者的身份參加,從未到過大陸的他,經歷了一場新奇之旅。
蔡育璋目前還在臺南第二高中二年級就讀,一直以來都很想“親眼看下大陸到底什么樣子”,并通過facebook和微信實時關注兩岸青年交流最新動態(tài)。今年4月,青年公社平臺發(fā)布了“青年公社特約記者招募令”,蔡育璋報名成為10名青年公社特約記者之一。“廈門既有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也有和臺南風格相似的古建筑,就連溫潤的氣候也是熟悉的感覺。”4天的行程下來,蔡育璋采訪了海峽論壇十年故事匯、論壇大會等多場活動。他說,他很樂意把這次體驗與臺灣的同學分享。
到大陸求學是蔡育璋的夢想,因此,這次他特意選擇了有廈門大學的參訪線路。“廈門大學很漂亮,而且?guī)熧Y雄厚,希望半年后的大考我能達標,獲得申請就讀大陸高校的機會。”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機會到大陸其它地方走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