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力量多元”的助殘服務隊伍
結合“愛心廈門”建設工作,思明區(qū)聚焦殘疾人群體,凝聚更多資源和力量,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為牽引,引導越來越多的個人和組織加入到助殘服務隊伍,同時開展基層黨支部黨員、干部結對幫扶殘疾人行動達1700戶。
疫情防控期間,助殘志愿者主動深入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認領殘疾人需求,幫助殘疾人辦理各種補貼申領手續(xù),開展家居幫扶、心理疏導等多形式的志愿服務,讓殘疾人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
在梧村街道愛心屋的開業(yè)儀式上,來自華醫(yī)視光、不二心理等企業(yè)負責人也進行了愛心項目發(fā)布,主動為愛心屋的運營貢獻一份力量。接下來,還將有更多的愛心企業(yè)和志愿者力量匯聚愛心屋,為殘疾人提供心理疏導、技能培訓等各項服務。

思明區(qū)嘉禾良庫愛心屋開業(yè)運營。東南網(wǎng)記者 劉瑋 攝
打造“精準專業(yè)”的助殘服務項目
為進一步營造友善奉獻、和諧互助的社會氛圍,思明區(qū)還借力品牌志愿服務團隊,精心設計并推動針對性強、專業(yè)度高的助殘項目順利落地,真正惠及殘疾人群體。
5月16日,首期“熠熠微光,讓愛不留盲區(qū)”助盲專項活動舉行,24名視障人士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走進感恩廣場、紅十字廣場、世界名人雕像廣場,共同感受廈門的城市之美。
活動現(xiàn)場,廈門市原副市長、廈門市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潘世建充當“導游”,為視障朋友們講解感恩廣場的由來,廈門市安溪商會志愿服務隊還向視障人士贈送了盲杖。自5月啟動志愿者招募以來,已有來自社會組織和企業(yè)的60名愛心志愿者通過線上報名加入該助盲服務項目,并通過技能培訓正式“上崗”,將更好的服務送到視障人士身邊。(記者 盧超穎 通訊員 蒲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