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的一名攝像,從事基層一線新聞采訪,我嘗到了一個記者采訪能遇到的酸甜苦辣。但我相信,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我要用全新的眼光關(guān)注采訪報道身邊的事,我將不斷督促自我強化與提高,爭取做得更好。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筆下就有多少真情。”作為一名記者,只有真正地靜下心來,不為名所動、不為利所動,深入地走基層、徹底地轉(zhuǎn)作風、堅決地改文風,才可能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zhì)的新聞報道。

在海滄兩年多的時間里,我也算是走遍了海滄大大小小的地方,用鏡頭記錄著海滄的每一次變化,與海滄共同成長著。
作為一個剛踏進門檻不久的新人,應(yīng)該不斷鞭策自己,提高自己的業(yè)務(wù)水平,做最好的新聞報道。

我也加入了融媒體中心建設(shè)的大軍,成了一名幕后工作人員,但我仍以新聞人嚴謹、求真、務(wù)實的品格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踏踏實實耕耘好自己的一方田地。

從業(yè)6年來,我用文字和鏡頭記錄和著海滄的點滴變化,不變的是一顆赤子之心。因為我認為,作為一名基層新聞工作者,只有腳上沾滿泥土,才能心中溢滿光熱。

記者是時代的記錄者、見證者,更是時代的守望者。
又到了11月8日,又是一年記者節(jié),感恩奮進,砥礪前行,我將創(chuàng)作出更多好的新聞作品,這不僅是在檢閱和豐富著自己,更是我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的最大獲得感!


今年6月1日
廈門首個區(qū)級融媒體中心
——海滄區(qū)融媒體中心
正式啟用
客戶端“云上海滄”也于同日上線
標著海滄區(qū)正式邁入融媒體時代
海滄區(qū)融媒體中心是由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與中科院自動化所聯(lián)合建設(shè),被列為新華社在東南地區(qū)的示范點及新華社現(xiàn)場云直播的試點。

今年7月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
專程來海滄區(qū)融媒體中心調(diào)研
聽完匯報后
充分肯定了海滄區(qū)的融媒體建設(shè)工作
就是要用先進技術(shù)宣傳好身邊好人,講好百姓故事,為百姓傳播好聲音。
2017年6月1日,政務(wù)微信“今日海滄”正式上線,截止今天,已發(fā)表1167篇原創(chuàng)作品。
短短兩年多時間內(nèi),“今日海滄”和政務(wù)微博“海滄發(fā)布”雙雙進入福建省政務(wù)新媒體第一陣營,最好成績是“今日海滄”排名全省第一名。
但是,海滄區(qū)融媒體中心的每一份榮譽,都離不開全體海滄人的長期支持與關(guān)懷。在這里,再次向海民們表達深深的敬意和感謝!
我們要感恩
每一個策劃、撰寫的海滄故事背后
都有著海滄人的愛與拼搏
時光回放
大家這樣告訴我們:海滄這么美

“大美海滄”攝影大賽一等獎作品,《海滄湖四重奏》/童東升
廈門會晤期間
為期一個月的攝影大賽
作品紛至沓來
近2000張照片、近200首詩歌
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海內(nèi)外展示了
海滄近年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嶄新成果
一座正在加速崛起的國際一流海灣城區(qū)
海滄人用指尖告訴我們:什么是史詩般掌聲

融入百姓生活,關(guān)涉大眾冷暖苦樂
接地氣、注生氣、帶熱氣……
一次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持續(xù)一個半月的區(qū)級群眾文化活動
全程由新媒體擔綱,線上線下結(jié)合
一次又一次地將“書院好聲音”推向高潮
單篇推文超16000的點贊
更是成就了“今日海滄”史詩般的掌聲
他們告訴我們:什么是海滄力量

2017年11月
涉及全區(qū)17萬多人生活用水的停水事件
全程零投訴的背后
是巨大的輿情壓力
是繼抗擊臺風“莫蘭蒂”之后
又一次見證
黨政同心、干群合力、共濟時艱的
海滄力量
他倆告訴了我們:什么才叫兄弟!

劉山社的林中昆
照顧癱瘓在床的弟弟40年
弟弟患上尿毒癥后
他每次背著弟弟上車去透析

貞庵村年近80歲的鄭獅
一生未娶
對患有精神障礙的弟弟
不僅不帶偏見,還照顧了他六十年
而且把最好吃的留給弟弟
她倆告訴我們:什么才叫好兒媳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
……
鳳山村蔡絨花
照顧婆婆20多年
而且是徹底改變了破家的命運

東嶼社區(qū)溫來喜
辭職回家
照顧癱瘓的婆婆紀女士近30年
紀女士說:
我眼睛亮,找對了兒媳婦,賺到了
他告訴我們:什么才是好兒子

新陽街道下陳村的洪亞平
50多年來如一日
每天騎行4公里買肉
只為給母親燉一碗瘦肉
他將豬肉剁碎
或燉湯,或燉成軟糯方便吞食的“咸肉”
連同稀飯一起端到母親的房間
她告訴我們:什么才是好老師

▲陳凌生前照
海滄中學陳凌老師
抗癌三年
離世前仍想回到三尺講臺
被命運捉弄到無法改變的那一刻
轉(zhuǎn)身時寫下的不是無奈
而是一份對教育的牽掛和不舍
他告訴我們:什么才是海滄產(chǎn)業(yè)人

廈門士蘭明鎵化合物半導體有限公司、廈門士蘭集科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朱利榮。
為了在海滄做好220億的項目
堪稱“拼命三郎”的朱利榮
多次放棄勞模享有的療養(yǎng)
在愛人體檢發(fā)現(xiàn)肺癌早期的情況下
他沒有陪伴她去上海、北京復查
而是她孤苦伶仃一個人
帶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去復查的
所以,每次回憶起來
朱利榮內(nèi)心深感愧疚

廈門地鐵2號線即將開通
我們又趕在采訪的路上了

文案/編輯:彭建文
圖片:陳亞沙、鄭偉明
大美海滄、廈門地鐵、網(wǎng)絡(luò)
漫畫:川報微信
制圖:潘雅琦
校對:暨王月
來源:今日海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