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2
葫蘆瓢自制“土琵琶”,有創(chuàng)意
有個節(jié)目相當有看點:彈撥樂《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晚會有一章是回顧歷史,需要懷舊老歌,電影《鐵道游擊隊》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因此入選。不過,你要是認為它是用琵琶演奏的,那就錯了。
思明區(qū)青少年民樂老師曾烽說,游擊隊員彈奏的“土琵琶”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琵琶,而是用葫蘆瓢自制的“土樂器”,其演奏方法及音響效果都與“柳琴”近似。
但是,節(jié)目要求有二十多把“土琵琶”同時演奏,廈門學柳琴的孩子不多,而且,決定上這個節(jié)目時,已經(jīng)是今年6月了。曾烽和她的同事只好把一些學琵琶的孩子臨時轉去學柳琴。暑假里,大家加班加點練習,到8月第一次合排時,導演對“半路出家”的孩子的柳琴水平相當滿意,決定給他們“加戲”,從原來的三分多鐘加長到四分多鐘,孩子們又開始新一輪的緊張排練。
王珍珍說,整臺節(jié)目有20個節(jié)目,歷時2小時,涵蓋了舞蹈、歌舞、合唱、器樂演奏、詩朗誦等,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花絮
用32輛大巴接送1050名小演員
思明區(qū)有備而來——這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晚會,去年6月就開始籌備了。王珍珍說,它不同于以往的晚會,代表的是我們對祖國的深情。
不僅如此,晚會估計也是目前為止思明區(qū)中小學舉辦的晚會中,最龐大的——有1050名中小學生參加,最小是小學三年級。
1050人是什么概念?演出當天,接送演員的大巴定了32部。
不過,最艱巨的是平時的排練。小小的思明區(qū)青少年宮根本容納不下千余人,王珍珍和她的同事要像將軍那樣制定“作戰(zhàn)計劃”:什么節(jié)目在什么學校排練,什么時候排練,都要有詳細規(guī)劃。
(記者 佘 崢 通訊員 孫 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