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歇,備戰(zhàn)只爭朝夕
2019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時強調,體育強則國家強,國家強則體育強。發(fā)展體育事業(yè)不僅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還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
辦賽精彩,參賽也要出彩。中國冰雪健兒牢記總書記要求,把全項目參賽和取得歷史最佳成績作為征戰(zhàn)北京冬奧會的目標。從2015年7月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至今,備戰(zhàn)目標清晰,扎實推進。
北京冬奧周期內,中國軍團確定了“擴面、固點、精兵、沖刺”的備戰(zhàn)方略。有了任務書,也有了路線圖,但實現過程挑戰(zhàn)之大超乎想象。根據各冰雪項目國際組織關于參賽資格的規(guī)定,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中,東道主可獲得61個小項的直通資格,剩下的48個小項要靠自身競技實力去爭取。而109個小項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此前在中國沒有開展過。

這是2020年6月28日,北京冬奧組委以現場和視頻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召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制服裝備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會上,北京冬奧組委向專家委員會委員代表頒發(fā)了聘任書。 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有的項目,我們當時連器材都搞得不是很清楚。”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冬運中心”)主任倪會忠坦言,“北京申冬奧成功之后,我們用超常規(guī)的辦法,跨越式發(fā)展,跨界選材,全國動員,借助國際冰雪組織幫我們選配教練,迅速把我們過去沒有開展的項目組織開展起來。”
2019年“固點”階段過后,備戰(zhàn)選手由4000多人精簡至1153人,全面覆蓋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的各支國家隊、集訓隊已經建立。
進入“精兵”之年,冬運中心提出重點突出“五精”:“打造精銳之師”“鍛造精勇之士”“明確精準目標”“抓實精細訓練”“強化精致保障”。與此同時,也正全力以赴,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做好反興奮劑工作。但疫情蔓延,無疑影響到中國運動員的備戰(zhàn)節(jié)奏。非常時期需要非常舉措,結合不同階段疫情發(fā)展態(tài)勢,從國家體育總局到冬運中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訓練備戰(zhàn)。中國冰雪各項目隊在上個雪季基本順利完成了外訓外賽任務,把疫情對訓練備戰(zhàn)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疫情期間,各支運動隊充分利用有限條件,創(chuàng)新體能訓練方法手段。5月18日-20日,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在河北承德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完成體能達標測試,68名運動員在測試中展現出良好精神風貌。冰壺國家集訓隊5月下旬在天津組織了“推冰”訓練,進一步提升運動員全身肌肉力量和有氧耐力。7月16日,中國男子冰球隊44人在沈陽體育學院開始為期兩個月的集訓,這次近年來男子冰球持續(xù)時間最長的集訓囊括國內最優(yōu)秀的選手,目的是對隊員進行全面、詳細的了解,最終確定一支22人左右的國家隊,備戰(zhàn)冬奧會。
“新時代的中國,更需要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希望你們繼續(xù)帶頭拼、加油干,為建設體育強國多作貢獻,為社會傳遞更多正能量。”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激勵著新時代的中國運動員。短道速滑運動員武大靖說,我一定會肩負起新時代青年運動員的新使命,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打頭陣、當先鋒,把自己的目標定得更高。男子冰球隊員胡天宇也表示,參加奧運是自己的夢想,為了這個目標必須全力以赴,為了國家的榮譽而戰(zhàn)。
相比于“全項目參賽”以及“史上最好成績”,《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fā)展冰雪運動的意見》中提到的“力爭到2022年,我國冰雪運動總體發(fā)展更加均衡,普及程度明顯提升,參與人數大幅增加,冰雪運動影響力更加廣泛”目標更具歷史跨越意義。

這是2019年12月11日,一名滑雪愛好者在位于張家口崇禮的云頂滑雪公園滑雪。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越來越多的人走上冰場雪場,感受冬季運動樂趣。借助京張高鐵開通運營的東風,崇禮雪場真正成為滑雪愛好者家門口的理想之地。去年12月啟動的第六屆全國大眾冰雪季,預計直接參與和帶動人數超過千萬人。7月底啟動的“2020全國大眾歡樂冰雪周”創(chuàng)新方式,組織全國冰雪運動愛好者向進行“體能大比武”冰雪項目的國家隊選手發(fā)起體能挑戰(zhàn),同時提出“我的活動我參與、我的活動我宣布”,邀請全國冰雪運動愛好者共同宣布歡樂周啟動,吸引了全國總計2000多萬網友參與。
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發(fā)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fā)展報告(2018)》也顯示,中國冰雪旅游已進入爆發(fā)式增長階段。特別是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以來,中國已從冰雪旅游資源大國轉變?yōu)楸┞糜谓洕髧N幕吐糜尾繑祿行臏y算,預計到2021-2022冰雪季,中國冰雪旅游人數將達到3.4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將達到68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