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6日電(甘甜)近來,日韓貿易摩擦持續(xù)發(fā)酵。日本政府7月1日宣布,從4日起對韓國的三種半導體產業(yè)原材料加強管制,并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色清單”之外。12日,雙方政府代表進行首次直接磋商,但最終不歡而散。
迄今,韓國試圖通過外交渠道、訴諸世貿組織(WTO)等多手段,應對這一“史無前例的緊急狀況”。但分析人士稱,日本公布參議院選舉結果之前,或許不會向韓國作任何讓步,雙方關系將會僵持。兩國關系走到如今,不僅是因經貿問題,歷史、政治、軍事等多方面原因,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資料圖: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
【對立氛圍中磋商韓國找美國“評理”】
7月12日,日韓雙方就經貿摩擦在東京進行了首次直接接觸。據(jù)韓媒報道,磋商在對立氛圍中進行,雙方表情凝重,甚至沒有握手。會議并未取得成果。
報道稱,日本政府11日突然宣布雙方只需派遣2名科長級官員出席,有意縮小會議規(guī)模、降低對話級別。12日,雙方政府代表舉行工作級對話,并未取得進展。13日,雙方甚至就會上韓方是否曾要求日方撤銷出口管制,各執(zhí)一詞。
除與日本磋商外,韓國還試圖找美國“勸架”、WTO“評理”,但似乎收效甚微。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指出,WTO訴訟機制復雜而漫長,美國調解態(tài)度不積極,日韓目前的僵局能否被打破,主動權還在日本手中。
資料圖: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
【日方何以掐住韓國“命門”?】
日方何以通過管制三種原材料,掐住了韓國的“命門”?
分析稱,韓國經濟發(fā)展依賴外國生產材料,由企業(yè)產出中間品或成品之后再出口。在技術或零部件方面,韓國對日本有比較深的依存關系,長期以來,包括三星等韓國企業(yè)跟日本有很多經濟合作,比如從日本進口關鍵芯片。
此次日本所管制的半導體材料,包括氟聚酰亞胺、抗蝕劑和高純度氟化氫,正是芯片等產業(yè)的重要原材料。根據(jù)韓國貿易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韓國超過90%的氟聚酰亞胺、抗蝕劑及40%以上的高純度氟化氫,均從日本進口。
【日韓關系在歷史分歧中磕絆】
多年來,日韓關系一直在歷史分歧中磕磕絆絆,勞工賠償案、“慰安婦”受害者賠償問題始終未解。雙方矛盾除了難以厘清歷史問題外,后又因“雷達照射事件”,擴展到軍事上的相互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