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5月27日報道 美媒稱,隨著特朗普政府加大對華為的打壓,美國芯片制造商正在應對由此帶來的成本問題。業(yè)內(nèi)各方正在形成共識:代價會很高。
據(jù)彭博社5月22日報道,禁止向華為出售美國技術(shù)的“禁令”,清晰表明了全球供應鏈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程度——在向中國客戶和競爭對手施加壓力的過程中,幾乎不可能避免損害國內(nèi)公司。
報道稱,一些事實說明了中國的重要性。
美國芯片商格羅方德半導體公司在紐約、德國和新加坡均設有工廠。從表面上看,這使該公司處于有利地位,可以利用轉(zhuǎn)出中國的任何訂單。
但該公司CEO湯姆·考爾菲爾德說,這是一種簡單化的觀點,沒有考慮到電子部件源自何處和最終去往何方。例如,芯片可以在加利福尼亞設計;在亞洲另一個地方制造;運往馬來西亞或菲律賓進行封裝;然后再送到中國組裝到設備中。然后,該設備可以在本地銷售或運往世界任何地方,包括美國。
報道指出,從高通公司身上也能看出中國的重要性。最近一個財年,高通公司三分之二的銷售額來自中國。能夠凸顯復雜關(guān)系的是,高通并不制造芯片,該公司在圣迭戈的總部設計芯片,并由分包商在中國大陸、臺灣地區(qū)和韓國等地制造。然后這些芯片在中國大陸被組裝到智能手機中,并在那里銷售,或者進入美國和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