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非合作里程碑
據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8月31日刊文稱,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在北京召開。中國將迎來50多個非洲國家的嘉賓,其規(guī)模將超過其他任何國家與非洲關系史上的任何一次盛會。
文章稱,中非間的悠久友誼可追溯到600多年前,當時中國航海家鄭和曾率船隊抵達非洲東海岸。在更近的歷史中,建于上世紀的坦贊鐵路是中非合作的一座豐碑。
文章稱,在中非傳統(tǒng)友誼的基礎上,已經18歲的中非合作論壇將在北京峰會上回顧以往的工作,并展望在各領域繼續(xù)合作的未來,以便實現(xiàn)更大的協(xié)同效應。中國已連續(xù)9年成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對非投資過去18年增長了100多倍。中非合作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經歷了新的繁榮發(fā)展,該倡議為雙方合作提供了新動力。
文章認為,中非合作遵循著多種原則,平等互利是其中的重要一項。鄭和沒有掠奪或剝削,而是將禮物送給非洲主人,離開時只帶走幾頭長頸鹿。如今,中國將非洲視為經濟發(fā)展、國際和地區(qū)事務中的平等伙伴,在涉及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
文章稱,第二個原則是把中非間最大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前。在與非洲的合作中,中國堅持先給予再索取,而不是給予的比索取的多。中國對外援助從無附加條件,因為中國不認為援助是一種政治控制的工具。許多西方投資者不愿為非洲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付出高額成本,也無法忍耐漫長的工程周期,但中國已采取行動幫助非洲縮小融資缺口。
文章稱,第三個原則是可持續(xù)性。正如中國一句古話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非合作項目是非洲國家根據自身需求制定并提出的,并通過了嚴格的經濟可行性評估。部分項目已獲良好回報。例如,蒙內鐵路的建設和運營已為肯尼亞創(chuàng)造了4.6萬個工作崗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5%,并大幅減少了物流成本。
文章認為,當然中非合作不是單向的,因為中企也能從中受益,同時推動其全球戰(zhàn)略,在非洲廣闊的地區(qū)開辟新市場。除許多成功案例外,也存在中國某些公司管理不善和個人行為不當的個案,不過這些都已通過友好協(xié)商得到糾正和解決。
文章稱,即便如此,西方某些媒體慣于傳播誹謗中國的消息,其最新目標是非洲的債務問題。非洲債務問題由來已久,西方必須對此承擔重要責任。中國已盡一切可能多次減免非洲國家的債務。中國致力于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債權國,非洲欠中國的債務規(guī)模已得到控制。只有通過發(fā)展,非洲才能擺脫債務負擔。而這就是中非合作可帶來裨益的地方。據估計,如果蒙內鐵路40%的運力投入運營,就能創(chuàng)造足夠的利潤來償還中國、非洲和國際金融機構的貸款。
文章稱,非洲人民才是中非合作的最佳評判者。“非洲晴雨表”民調組織2016年在36個非洲國家中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63%的受訪者對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持積極看法,認為中國的影響力是有益的。
文章認為,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非將再次向世界展示真誠合作所帶來的巨大裨益。這次峰會將成為中非合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9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貝寧總統(tǒng)塔隆。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