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幾名支持西班牙隊伊涅斯塔的中國球迷在開賽前造勢。新華社記者 李明攝
中國人的世界杯時刻
6月20日,杭州,超過30攝氏度的南方濕熱天氣,體感上難言享受,大街上遍是汗流浹背的行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工地上,工人們滿臉笑容,看著眼前兩部手機,雖說已是下班時間,有人還沒摘下紅色安全帽。手邊擺著一些打包帶回的烤串和綠色啤酒瓶。
一位工人用粗糲的大手,在本子上畫出表格,清晰記錄著每天的比賽,只是場次后寫的不是各國球星名字,而是“老謝”“小張”“華哥”“王強”等—都是工友名字。這是一張獨特的輪班表,輪到誰,就用誰的手機流量看優(yōu)酷上的世界杯比賽直播。在電視、網(wǎng)絡(luò)極為發(fā)達的今日,工地上只有手機這個通往世界杯的介質(zhì)。有些手機屏幕碎了,有些蒙了塵,但幾乎每一部都連著充電寶。
看世界杯猜比分的快樂也未缺席。幾塊磚、兩根圓柱形鐵管,便成了那晚葡萄牙對摩洛哥的比分“1:0”。工人們舉杯,為這一夜喝彩。
四年一輪回,世界杯在中國從不缺少存在感。自從40年前第一次看到世界杯轉(zhuǎn)播開始,從橙色風(fēng)暴荷蘭到五星巴西,從球王馬拉多納到巨星齊達內(nèi),從戰(zhàn)術(shù)嚴(yán)明的歐洲球隊到狂野奔放的南美球隊,世界杯帶來的笑容與眼淚、速度與激情,在時光陪襯下,成為中國人不可或缺的夏日記憶。
如今,又是精彩絕倫的世界杯,又是時差、啤酒與小龍蝦,又是聚在一起看球的快樂、心儀球隊輸球的痛苦。當(dāng)中國人迎來世界杯時刻,故事中總是充滿飽和度極高的情節(jié)。

6月16日,中國球迷在莫斯科世界杯賽場觀看比賽。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攝
熱愛——
記憶中,世界杯無處不在
在青島這樣一座城市看球,少不了啤酒、燒烤和朋友作伴,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尤其需要這樣的儀式感。
盡管家中有一臺4K超高清電視,李海飛還是喜歡叫上住在附近的幾個老友,去樓下“董家燒烤”店要幾扎啤酒,一起圍著店里的小電視看。“自己看球多沒意思,湊在一起才熱鬧!世界杯四年才一次,這個月有盼頭。”
四年時間,不長也不短。屏幕上的大力神杯,年輪般出現(xiàn)在人們生命中的各個節(jié)點,選擇了觀看世界杯,會在多年以后發(fā)現(xiàn),世界杯也是人生的記錄方式。
“作為球迷,經(jīng)歷了四屆世界杯,身邊陪著看球的人每次都不一樣。”周緣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正值備戰(zhàn)中考時,日子很不輕松。“看到場上球員們飛奔,用努力獲得成功,給我很大的鼓舞。”伴隨著自己熱愛的西班牙隊接連在歐洲杯、世界杯奪冠,周緣在求學(xué)路上也一路奔跑,進入清華大學(xué)讀書。
